李英俊
摘 要:新課程下的數學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要依據學科特點,找出創新教育突破口,在新課程的數學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
關鍵詞:新課改 教學 數學創新教育
就小學各科教育而言,新課程下的數學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如何依據學科特點,找出創新教育突破口,在新課程的數學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本人從數學教學的角度,淺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正確對待數學中的創新教育,更新教學觀念
從傳統的應試教育的觀念中跳出來,具備明晰的創新教學理念,更新教學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新課標》對于教學實踐活動有明確要求,要求每位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活動。并且始終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與同伴合作、積極與他人交流,并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鼓勵學生表達出各種不同的解題方法。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此看出,在數學教學中,應轉變過去提倡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并重的模式,實現由“教”向“學”過渡。通過對小學生施以教育引導,促使他們去認識數學中的新發現、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規律,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數學素質基礎。
二、營造數學創新教育的氛圍,為學生提供有利于創造的學習環境
1.每位教師都應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觀念和創新行為,具有敢于超越自我的氣魄。這是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形成能力時,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在教師自身的創新精神極大鼓舞下,學生的創新熱情才能被激發出來。因此,應該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創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創新性、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使教書育人的經驗更加豐富,理論知識不斷升華。
2.《新課標》中指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最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教師應當為每個學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間,讓學生大膽的想象,甚至可以異想天開,并多為學生創造表現機會,使學生在自我表現的過程中增強自信,提高創新能力。從而使學生敢創造,同時迸發出創造思想的火花。教師應該努力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交融的氛圍。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產生探究新知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樂于追求未知的數學知識。
3.開展數學創新活動。擴展學生各方面知識,擴大視野,真正提高學生素質;拓寬創新教育的課程渠道,增加課程的可選擇性等創新要點;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各種創新思維方法,經歷和體驗完整的創新過程,產生和擴大創新成果,為未來的教育打下基礎。
三、開展創新教育,數學創新教育的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1.重視學生學習興趣教育,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在教學數學知識時,通過聯系當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國防等有關的實際例子,說明數學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使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意義。鼓勵學生學習成才,并積極參加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成就動機。引導學生有意識地主動學習更多更全面的數學知識,為將來的創新活動奠定扎實的數學功底。學生在接受教育和獲取知識的同時,形成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
2.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創新思維。若能對數學教材巧安排,對問題妙引導,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情境,對學生的思維培養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學中應變“傳授”為“探究”,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充分體現知識形成的過程,促使學生及早的進入到創新思維狀態中,以探索者的角色去查找問題、總結規律。數學解題教學時,在教學內容中體現創新教育的開放性。引導學生進行多方位觀察,多角度思考,廣泛聯想,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活躍的靈感,解題后讓學生進行反思和引申,鼓勵學生積極求異和富有創造性的想象。
3.加強培養能力,掌握創新技能。在數學教學中應加強解題的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同時,進行有意識的強化訓練,通過應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能力,慢慢的形成創新技能。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顯成效的,它是一個形成過程,在教學中需要循序漸進,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取長補短。只有在枯燥的數學中,以培養學生具有敢于求異、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敢于批判、勇于創新的精神為己任,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參考文獻:
王蕾.數學教學中加強技能訓練的嘗試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