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才
中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學生優良品德、突出職業技能為目的的教育,為相關行業培養所需求的中等實用型人才。由于中職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強的現象,導致文化與技能的“雙差”,就業能力偏低。更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就業顯然已經成為中職生的頭等大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優秀的思想品質是他們走向就業的前提與根本。我校始終把學生的就業作為“重頭戲”來唱,除做好常規性的工作外,還充分挖掘教學的各個環節予以助推。學校體育就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手段?,F結合我校的一些做法進行一點探討。
一、以身作則,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這是體育教師給學生樹立良好形象的第一步,也是帶動學生提高學習與鍛煉興趣的關鍵。學校要求,凡讓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并做得更好,如穿戴整潔、標準,嚴格遵守課堂常規。備課備到細節處,上課上到點子上。要求教師必須做好課前的大量準備工作,充滿激情,做好榜樣,帶領學生進入課堂。節節有內容,堂堂有精彩。教師在講解時應主次分明、層次清晰、易于理解;示范時應目的明確、時機恰當、位置合理。教師的一言一行,鏗鏘有力,體現出了嚴謹的工作態度,而傳授給學生、感染給學生的就是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凡做事,必一絲不茍;言有行,必言行一致。教師的榜樣帶動作用使學校的每一節體育課都呈現出了濃厚的氛圍,整齊的隊列、洪亮的口號、標準的步伐、矯健的身影等在這里演繹地淋漓盡致。教師時時激勵著學生、感動著學生,無形中成為了學生的表率。
二、融會貫通,適時教育每一名學生
1.加強鍛煉,強壯體魄
體育鍛煉是體質強健最有效的保障。為此,我校在保證“兩操一課”正常開展的前提下,積極投身到“陽光體育”活動中,不斷豐富課余體育活動,讓學生銘記健康的意義。這樣使他們的鍛煉積極性異常高漲,身體健康狀況顯著提升,確保了他們工作就業的健康體質需求。
2.寓教于教,引導感化
現在的體育課已經成為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途徑。特別對中職生來說,他們將更早地走向社會。這個群體年齡偏小,沒有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在工作中往往經受不住挫折、競爭、人際關系等外來因素的壓力,容易出現社交能力差、處事無主意、有難就退縮、盲目辭工作,甚至于被炒魷魚的現象。對此,我校就業辦公室與體育教研組積極溝通策劃,就如何有針對性地挖掘利用體育課的有利因素來增強學生的就業本領進行了研討。
(1)利用體育課中一些富于挑戰性的項目對學生進行適時教育。例如,在跨欄課教學中,教師在課前首先做有效的思想動員工作,以劉翔等優秀運動員那種為祖國榮譽而奮力拼搏的精神感化學生;在技術上,先易后難,克服他們的畏懼心理。在課中,教師形象地把欄架比作人生路上的障礙,并以“人生中沒有邁不過的坎兒”的箴言進行感染,鼓足了他們的勇氣與信心,使得課堂氣氛異常熱烈,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參與其中。遇到動作失誤,教師不只是批評,而更多的是表揚與激勵,使學生憑著“從頭再來”的念頭刻苦練習,直至完成。體育課堂上,教師充分運用具有共性的項目大膽進行教學改革,使學生在真正享受到體育樂趣的同時收獲更大的人生財富。
(2)巧妙結合體育項目的多樣性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體育項目多種多樣,為教育學生提供了諸多素材。比如在籃球教學戰術配合練習中,教師非常注重對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勇敢拼搏意識的培養;游戲教學中,教他們如何學會溝通、學會交流、學會共處、展示自我;跳高比賽中,鍛煉學生敢于超越、正視困難、挑戰自我和敢于承擔風險的能力;長跑比賽中,讓他們體驗什么是競爭,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堅持的真正含義;短跑比賽中,更讓他們深刻領悟到只爭朝夕、勇奪第一的真諦等。這些富有直接性和針對性的教育資源已經成為我校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陣地。
(3)積極開展室內教學,樹立學生正確的就業觀。我校在遇到惡劣天氣時,抓緊抓好體育課的室內教學不松懈。用大量的體育史料有機地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就業觀念的講授。體育史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縮影。綜觀體育的歷史長河,那些無數動人的瞬間不斷昭示著人們:比賽規則,意味著服從;學會堅強,能使人進步;學會沉穩,能使人清醒;果斷堅決,就能抓住時機;團結互助,就能共渡難關;競爭,促使我們生存;拼搏,會讓我們無畏;追求必有收獲,忍耐就有希望……大量的史實、豐富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打動著學生。“塑造鷹一樣的個人,打造雁一樣的團隊”,是我們對學生就業觀念教育始終貫穿的根本理念。
綜觀近幾年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形勢喜人,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能留住,競爭之下能立足,是過硬的個人素質和良好的應對能力使他們都能很快地適應各自的崗位,不少學生已經成為技術骨干和標兵模范,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用學生的話說,是學校這個大課堂錘煉了自己不屈的性格和頑強的意志,專業的對口以及技術技能遠沒有用無形的道德素養武裝的頭腦更重要。雖然當前的金融危機形勢十分嚴峻,但我校目前的就業工作仍然保持著良好的態勢,前來招聘的單位絡繹不絕,許多兄弟院校也頻頻參觀造訪。我們相信,隨著學校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創新,推動學校的就業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作者單位:河南省濟源市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