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君
摘要:閱讀是聽、說、寫的基礎,它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理解、概括與判斷能力,所以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技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主學習方法,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激發學習動力,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培養閱讀興趣,閱讀技能,閱讀習慣,自主學習
閱讀是英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之一,閱讀理解影響并制約著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技能提出的目標是: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圖;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詞語意義;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能根據需要從網絡等資源中獲取信息;能閱讀適合高中生的英語報刊或雜志;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3萬詞以上。
目前,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學生的問題和教師的問題。一方面,目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能正確處理生詞和合理支配閱讀時間。學生往往出現不會用或濫用詞典的極端現象。在支配閱讀時間上,許多學生不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采用合理的閱讀方法和策略,不能處理好閱讀速度和準確率的關系,難以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教學方法陳舊,不重視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等相關因素的培養;缺乏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閱讀技能的訓練。相反,往往是以詞句重難點講解為主,使學生對文章理解處于詞句理解的層面。
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閱讀問題,提高閱讀能力應采取如下策略: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1.尊重所有學生,培養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特別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優秀的潛能,而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和渴望進步的要求。教師要主動去接近、了解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并在課上注意努力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對學生一視同仁,及時地、真誠地肯定每個學生的點滴成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殷切希望。當學生感到被教師尊重、理解和信任甚至是欣賞時,他們就會全心全意地與教師配合,并以加倍的努力回報教師。這不僅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品質。總之,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朋友式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條件。
2.運用閱讀課恰當導入,激發閱讀欲望和興趣
課堂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激發學生求知欲的關鍵。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其知識結構有關。一個擁有豐富的社會、文化、歷史、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生,在閱讀有關內容的英語文章時,要比不具備這方面知識的同學輕松得多。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章之前,要根據文章的不同內容和不同體裁,適當地導入一些與本課有關的背景知識。可采用背景導入法、多媒體視聽導入法或時事導入法。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3.開展“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提倡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實施課堂教學。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授課班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備課和授課的各個環節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任務要求。同時,任務目標要進行彈性分層,包括預習、提問和練習等。通過給學生布置切實可行的任務,使他們目標明確。這樣,實現目標的成就感也會轉換成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1.培養良好閱讀心理,清除心中雜念
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清除各種雜念,心緒安定,精神集中,這樣才能對所讀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這要求教師在閱讀前需有意識地通過恰當的導入激發學生急于了解閱讀內容的欲望。
2.明確閱讀任務,提高閱讀速度
學生只有在限定時間內明確閱讀任務,才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注意篩選相關信息,從而提高閱讀速度。
3.鼓勵學生帶問題閱讀,促進速度和理解保持同步
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目的是通過閱讀捕捉所需要的信息,感知閱讀材料。第一遍應是“掃描式”的快速閱讀,即速讀或“視讀”,這一過程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文章的大概了解,初步解決主旨大意的問題。第二遍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恰當的“細節復讀”,這一過程仍要鼓勵學生進行非翻譯式理解,并逐步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理解而不是翻譯。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想當然。
4.培養學生善于找關鍵句的能力
在閱讀中,學生應邊讀邊用筆做標記,把有關的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等找出來。讀完一遍材料后,要回味一下文章的段落結構,中心思想,人物事件和論點論據,做到心中有數。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提高閱讀水平
閱讀技能包括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兩方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或者注重在日常閱讀課中采用讓學生限時閱讀的方式,運用略讀和跳讀的方法進行訓練。閱讀技能除了要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能從文章中獲取隱含信息,了解中心思想及作者的寫作意圖等。筆者在教學中從兩方面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第一,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猜詞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力以及閱讀速度。采用的猜詞法有:(1)根據構詞法猜詞。(2)根據對比關系猜詞。(3)根據上下文猜詞。(4)運用生活常識猜詞。第二,培養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能力。教師要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學生可采用細讀、推讀、概讀等方法培養理解能力。細讀即分段細讀,注意細節、語言結構,主要事實,關鍵信息等,尋找文章結構的內在聯系,深化理解。推讀即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等,引導學生能夠根據上下文進行推測。概讀,即從文章標題到各個段落,根據上下文之間的聯系,歸納出要點,概括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補充一些與文章相關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知識。這樣,不僅便于學生理解閱讀材料,還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增強其成功體驗,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會激發其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綜合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