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義
〔關鍵詞〕 學校管理;管理模式;和諧發展;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09(A)—0012—02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學校管理是為教育教學進行服務活動的總和,涉及到學校管理層、教職工和學生,是一個由人構成的管理系統。所以,學校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在管理過程中,筆者認為,要堅持以人為本,提升辦學效益。在管理中,要正確處理好主管與分管、約束與調配、服從與協調、使用與培養、求同與存異等方面的關系。筆者以所在學校為例,談幾點認識。
主管與分管
在學校管理中,我們實施的管理模式是校長主管全面工作,三位副校長各分管一個年級,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主管政教處、教務處和團委工作。每個年級組有兩名組長,分管文科和理科學科組。每個年級組在教師選用、業務管理上均享有相對獨立的權利,在經費使用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學校在聘任教師時,由分管領導和組長根據教師的德能勤績進行選聘。
教務處主任、政教處主任分別管理年級組長和班主任。年級組長的管理范圍較小,這樣有利于對教師業務的規范與監督,也有利于對教師進行客觀的評價,使學校的相關決策能夠及時通過年級組迅速落實,讓學校工作運轉得又好又快,工作效率迅速提升。實施年級組管理猶如給學校管理插上了騰飛的“雙翼”,既有利于學校管理事務“上情下達”,也有利于師生心聲“下情上報”。
學校對學生實行分層編班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其目的不在于辦重點班,而在于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使學校管理層由管理者的角色轉換為服務者的角色,真正實現了學校管理層的領導和服務功能,出現了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問的喜人局面,這種縱橫交錯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調動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人浮于事,便于各個處室之間協作和聯系,同時也有利于互相督促,為教育教學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約束與調配
人力資源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 任何人在情感上都需要信任、理解和尊重,教師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學校領導要對教職工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上多一些尊重、信任、理解、幫助和支持。從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能動性上著手,采取多種激勵機制,如目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情感激勵等。多為教職工提供實現志向和發揮才能的平臺,多給教職工一些“感情投資”。
怎樣“從圓到方”辯證地處理約束與調配的關系呢?關鍵在“從圓”兩個字。“從圓”就是強調“靈活調配”,凡事從靈活調配入手,爭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約束化為無形約束,寓約束于調配中,使領導與職工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步調一致,內外一致,目標明確,共創和諧。除此之外,學校還應充分利用好團組織、工會、婦代會等社團,加強后勤保障工作,完善服務體系,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通。
實踐證明,用制度規范行為,用靈活調配激發熱情,不但能夠營造心情舒暢的工作氛圍,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而且在社會上樹立和諧新校園的良好形象,吸引校外優秀教師和生源,共同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活力,使學校管理者在約束與調配上更加主動和靈活。
協調與服從
在學校管理中,在處理人際關系上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一味要求下級服從,即強迫命令式;另一種是發揚民主,即協調民主式。實踐證明協調民主式是正確的管理方法,這就是“以圓促方”,也是學校管理者需要不斷學習的領導藝術,學校管理者要用強烈的使命感激勵自己,用自己的親和力樹立威信,做到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服人,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到識大局,顧大體,讓教職工從內心深處服從領導。學校的發展與每一位教職工的利益相關,學校要根據目標管理責任書和市縣教育工作要點對教職工進行量化考核,這也是對教職工專業技術進行考核的重要依據。
要處理好學校的人際關系,真正做到關心、愛護教職工,領導者要學會換位思考,進行心理換位,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考慮教職工在工作、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和困難,注意協調各方面的關系,達到相互配合。
在當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多數教師的工作壓力很大,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所以學校領導要多給他們鼓勵、疏導和獎勵,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快樂,讓他們充滿信心。為教職工辦實事,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增
強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
培養與使用
學校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要研究人才的使用和培養。教師是辦好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寶貴人力資源。要用人必先育人,立足于培養,在培養中求使用。把培養教師作為學校的重要職能之一,這對能否實現學生“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優進特出”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必須確立“素質教育首先是對教師素質的教育”的觀念,認真分析本校教師的素質狀況,把培養教師列入行政議事日程和工作計劃,將培養學生和培養教師兩項工作一起抓。
根據學校具體情況,采取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培養和培訓措施,制訂“名師培養計劃”,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上好示范課,備好優質教案,研究學生的個性特點。特別注意把培養年輕教師和骨干教師作為重點來抓,年輕教師雖然從教時間短,但他們精力充沛,不怕吃苦,善于鉆研,敬業愛崗,容易和學生溝通,因此要建立以年輕教師為核心的教師隊伍,為學校工作步入良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盡快適應環境,成為教育教學中的骨干。
強調各個學科全面發展,對于制約學生發展的英語等薄弱學科,要制訂詳細的攻堅計劃,安排專職的教務副主任協調指導,聘請外籍教師對全校英語教師輪訓,轉變他們的教學理念,吃透新課標理念。對于“小三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提高專業課的教學效率。關心教職工的生活,從大局出發,教育和培養年輕教師,讓他們成為教學的行家里手。
求同與存異
做管理工作,要處理好求同與存異的關系,在局部和細節上允許差異,在全局和原則上求同,也就是堅持在大事上講原則講求同,不怕得罪一些人; 在小事上,諒人之過,允許存異。學校教職工的思想、個性是各不相同的,既有整體的統一,又有個性的不同。思想工作做得再細致,管理制度再完善,矛盾和不同意見總是存在的。求同,就是學校領導要經常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教育方針和政策,清醒認識目前的教育形勢,分析當前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科學制訂學校發展目標,圍繞共同目標努力,使教育教學和教師個人得到發展。存異,要求學校領導知人善任,平時注意把握教職工的工作狀況、心理特點和個性特征,講求管理藝術,處理事情“小圓大方”,造就一個既有全局上同又有局部上異的工作大環境。
教師作為現實生活中的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不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學校領導要學會求同存異,而且要教育引導教職工和學生學會寬容,用人之所長。工作中鼓勵教職工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撰寫學術論文,參加學術交流,為學校建立一支經得住考驗的研究性教師隊伍。
堅持以人為本,提升辦學效益,學校管理者要具有前瞻性的思想意識、獨到的管理思路和高尚的思想品質,業務嫻熟,對教師的業務指導能從大教育觀出發,讓教職工有安全感,能愉快生活、工作、發展、成長。管理者要無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教職工,激發教職工的創造性,使廣大教職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讓教職工感覺學校永遠是發展的、溫馨的、成功的;使教職工工作熱情不斷高漲,生活中充滿信心;使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