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妤 侯春風
摘要:本文運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基本研究方法,對哈爾濱市城市公園進行了案例調查研究。通過觀察公園使用者的各類活動,采訪公園的使用者以及發放抽樣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哈爾濱市公園的使用狀況,并對調查所獲信息和數據分析、整理,找出哈爾濱市城市公園的現存問題,提出優化設計與管理建議。該調查可為哈爾濱市城市公園改善、提高設計、使用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據,也可為其它類似公園的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POE;城市公園;使用
POE是英文POSTOCCUPANCYEVALUATION的縮寫,中文譯為使用狀況評價。它是在建筑物或戶外環境空間建成若干時間后,以一種規范化、系統化的程式,全面鑒定設計環境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使用群體的需求;通過可靠信息的匯總,對以后同類建設提供科學的參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設計的綜合效益和質量的研究方法[1]。
POE在西方已是規范化和市場化了的成熟事物[2],但是其被介紹到中國來只有20多年的時間。近些年,更多學者、科研機構開始加大對于POE在不同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例如校園內外部空間、居住區環境、城市公共空間、醫院內部等等[3]。本文運用POE基本研究方法對哈爾濱市部分城市公園做了調查研究。通過觀察、采訪公園的使用者以及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哈爾濱市部分公園的使用狀況,并對調查所獲信息和數據分析、整理,找到現存問題,提出優化設計與管理建議,為哈爾濱市及其它類似公園城市公園改造和建設提供借鑒。
1案例選擇
本文中所選的案例分別是黑龍江省植物園、哈爾濱游樂園、兆麟公園、兒童公園。哈爾濱市己建的城市公園不少,特別是近幾年。而所選的這幾個均是較早期建設的,市民關注度較高,日常的使用者較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調查方法與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多采取POE的思維及研究方法,運用問卷法、訪問法、觀察法等社會學調查研究方法,通過身臨其境的實地考察,與使用者們進行最直接的交流,了解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心理需求以及影響城市公園環境質量和使用效率的各種因素。
調查問卷在設計中一方面借鑒了使用狀況評價在建筑及商業街的研究中的合理經驗,一方面針對城市公園的特點及特殊性,嚴格參照了《公園設計規范》及一些公園設計的著作。歸納出一般城市公園的設計要素可以分為:環境品質(優美度)、布局(功能分區、園路、建筑、出入口、地形處理)、設施(游憩、服務、公用)、管理、綠化等。文化、時尚等軟要素包括在環境和設施這兩項要素中考慮。再結合投入使用后的一些具體影響使用的制約因素,如交通便利性、養護管理、營業時間、票價;游人的使用頻率、時間、目的等再結合一些專業人士的意見最后確定出公園使用狀況評價的調查問卷。
3調查時間與天氣選擇
由于哈爾濱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天氣特點,使得哈爾濱市的城市公園在冬季多為封閉期,還有一些如兆麟公園等到冬季便為其他活動提供場所,各個城市公園冬季的使用不具有普遍意義和代表性,因此將調查時間定為春、夏、秋三季,共分兩期完成。
5-6月為第一期,多采用觀察法,拍攝大量實景照片,通過與工作人員的接觸充分了解公園情況,并結合小部分開放式訪談。所選擇的調查日天氣狀況主要為晴或多云,在較好的天氣條件下公園中活動的人較多,有利于調查工作的開展,對每一個公園的調查盡量保證一個至兩個全天的時間進行系統調查,其它時間調查作為輔助。
8-10月為第二期,開展集中的問卷調查與訪談。選擇平時工作日期間和十一黃金周的7天假期進行不同日期的連續調查,使結果盡量具有代表性。這期間天氣狀況有晴或多云,也有陰雨天氣及降溫時節。時段分布也涵蓋了早中晚不同時間,盡量避免研究的局限性。
4結果分析
調查中發現,哈爾濱現存的城市公園具有其特殊性,即認知度與使用率較高的多為專類園性質的公園,所選擇的四個案例公園亦如此。這使得在調查結果中反映出很多的共性特點,如游園目的、游園季節、游園習慣、各類設施的需求、場地的豐富性等等,這些共性可廣泛的代表哈爾濱城市公園的使用現狀及影響城市公園使用的普遍因素;同時各案例間在諸多使用方面又存在差異,如游樂園的使用者成員組成上外地游客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公園;使用者教育程度方面,植物園中的擁有高學歷的使用者比例顯著;園中活動內容方面,植物園中使用者多以觀景為主,而游樂園與兒童公園中游人多選擇以文體活動為主,這些差異的產生又可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類型城市公園的使用中的特點。將四者對比分析,可基本總結出影響哈爾濱市城市公園使用效果的各項因素,即:①使用群體。包括使用者的來源、年齡結構、行為活動特征。②自然環境。包括區位效應、天氣效應。③規劃設計影響。包括環境優美度、場地與空間豐富性、環境設施舒適與齊備性、興趣中心效應與可參與性活動。④公園性質。⑤經營管理狀況。包括養護和更新、票價與開放時間。同時,還可發現當前哈爾濱市城市公園存在的問題,如:①功能分區不足,空間類型過于單一。②公眾參與性娛樂設施不夠。③公用設施布置不合理。④缺少時代感,城市文化內涵表達不佳。⑤養護管理不到位,更新不及時。⑥商業味過濃。
5哈爾濱市城市公園優化使用建議
5.1優化設計
城市公園的優化設計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根據對城市公園使用狀況的總結及現存主要問題,探求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特點的戶外游憩活動空間。針對哈爾濱市城市公園中的出現的問題,建議可采取以下手段:準確合理定位、注重功能的衍生與完善、空間多樣化、塑造場所精神、延續城市文脈(如老物新用、傳統形式的借鑒與繼承、隱喻或象征手法的運用、沖撞傳統手法)、激發公眾參與(營造適宜的參與性)、完善配套設施。
5.2 優化管理
首先,建議建立科學的公園管理體系,以此促進公園經濟不斷發展和公園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維護中,首要完善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建立反饋與激勵機制來改進公園管理制度。同時還應加大對游人行為的管理力度,加大宣傳,這對于維持公園良好的使用秩序和管理費用的降低會起到較大的作用。其次,政府部門應充分認識公園的重要性,以及公園在城市生態建設和園林綠化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從而與公園自身建立聯動共管機制,通過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與管理上的協助使建成后公園能夠得到更好的維護。在享受公共資源的前提下, 更好保護公園資源。最后,要想保持公園的活力,公園的面貌致關重要。一個充滿生機、欣欣向榮的公園似乎更能激發人們的使用熱情,而這種活力來自于公園自身的狀態。因此,公園在不斷的發展中應順應時潮,及時更新環境與設施,創造更多符合時代與人們需求的景觀,這樣的公園才具有吸引力。
參考文獻
[1]朱小雷,吳碩賢.使用后評價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及其對我國的意義[J].建筑學報, 2002,(5):42-44.
[2][美]克萊爾o庫珀o馬庫斯,卡羅琳o弗朗西斯.人性場所-城市空間設計導則[M].俞孔堅,孫鵬,王志芳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CJJ 48-92.公園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