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琛
摘要:我國中小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99%,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中小型企業面臨著種種困境,導致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遇到種種障礙,尤其是人才問題。因此,本文提出人力資源管理困境所在,并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困境;對策
1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困境及分析
企業家人力資本稀缺。中小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普遍缺乏現代化管理的知識和思維,對市場經濟體制及其機制了解甚少,缺乏長遠眼光,導致決策短視甚至決策的某些失誤;人員配置不合理,某些重要崗位被占用,阻礙真正有用的人力資源進入;人員素質不適應專業化的工作,造成企業的低效率。
人員流失嚴重 。由于中小企業在制芳安排、利益分配、福利保障、精神文化建設、激勵等方面的問題,使其難以留住優秀人才,尤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和關鍵部門關鍵人才,跳槽現象比較普遍。這一現象導致了人力資源損耗加載,使人力資本使用成本上升,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難以維系,影響企業員工隊伍的結構優化。更主要的危害是在日益國際化的今天造成企業發展機會均等的喪失。
漠視人才資本的投入,人才培訓急功近利。在我國,中小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培訓的投資很少。一方面源于企業資金實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主要源于管理者對人力資源開發、培訓的錯誤認識。他們認為培訓是一種成本,應該降低,能省則省。如果企業效益好,根本不用培訓;效益差時,又沒錢培訓。而且認為只要是人才,根本不用培訓,不是人才培訓也沒用。即使企業拿出有限的資金對員工進行了培訓,也往往沒有整體規劃,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短期行為,更沒形成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系統性、持續性的培訓機制。
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協調的藝術。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時既要有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方法,又要求上至總經理下至各級主管在內的所有管理者的直接參與。而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目前一般還存在獨自為政,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內功修煉不夠等缺陷。
2 對策與措施
中小企業的發展一般來說,其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是復雜多變的,如何有效解決上述困境,順應形勢,不致被淘汰,我認為,其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該具備隨著環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重視和實施個性化管理,形成獨具特點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設立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建立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既然是人力資源部,就要執行其部門職能。從制度的制定到實施到監督,要有一套完整而緊密的體系。與員工切身相關的工資、福利、晉升、考核、崗位評估,監督等制度都要做詳細的規定。
建立科學合理的授權與激勵機制。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 ,當人的一個低層次需求被滿足后,就不能再來推動受激勵的對象,他會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因此,管理者在設計工作內容和獎勵時,可以針對不同員工的需求,加入需重視的激勵成分,如是應該多些金錢還是多些挑戰等來提升效應。完善的激勵機制可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墓礎。把人力作為一種資探,激發人的潛能,巳成為國外許多大公司爭取企業發展機會的主要途徑,努力營造互相尊重、和諧、愉快、進取的氛圍,使每個人都能有一種歸屬感、成就感。
改良企業文化,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營造人力資源建設的良好氛圍。良好的企業文化不但可以激發全體員工的熱情,統一企業成員的意念和欲望,齊心協力地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努力,而且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個有效手段。優秀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企業文化是將企業戰略與組織結構牢固結合起來的潛在力量,但同時,企業文化也要在適應新的工作和報酬方式中不斷做出調整和改變。總之注重培育各個中小企業的特色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源之一,也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基礎。因此,每個中小企業都應建立自己獨特的、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企業文化,同時“以人為本”,樹立企業為人、企業留人、企業靠人、企業用人的思想,使軟性的企業文化能成為吸引人才的無形的向心力。
堅持管理創新,不斷適應競爭需要。創新是根本,我們一方面要吸收發達國家上百年所形成的思想、觀念、制度和方法,學習西方文化及科學理性管理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東方文化,創建適合中國中小企業特點的“本土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總結
本文從新的高度以新的眼光,采取斷然對策。以求突破性地開拓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新局面。這些對策可從兩大方面考慮:(1)屬于企業個性方面的,由企業改進內部管理結構,把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到關系企業命運的位置,重視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機制。(2)屬于企業共性方面的,需聯合起來,優勢互補,利益分享,共同促進普遍性問題的解決。
中小企業要走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之路,提高企業的核心占戰斗力,更好的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我國的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這次研究使我對人力資源管理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總之,進行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減少跳槽現象發生,避免人才流失,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克服企業不擅長現代經營的困境。只有兩方面同時并重,雙管齊下,中小企業才會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勢下走得更快、更穩、更好。
參考文獻
[1]李小安.民營企業如何突破四大“瓶頸”[J].商業研究,2008(3).
[2]李亞.中國民營企業的治理機制研究[J].首都經貿大學學報,2005(6).
[3]鳳杰.中小企業創新.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4]陳寶森著,剖析美國“新經濟”[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11.
[5]趙曙明,王戈,美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J],世界經濟與政治.1996年[6](美)韋恩·卡肖著張續超等譯:人,活的資源——人力資源管理. [7]劉怡、李丹,安義中.《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商業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