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敏
摘要:小型冷庫檢驗的難度較大,對我們的檢驗工作也是一個考驗,在按照《容規》和《檢規》進行檢驗的同時,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安全、經濟、合乎使用的原則來開展檢驗工作,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型冷庫 制冷 檢驗 體會
雞西市地處黑龍江省東部,用于制冰、冷藏的大型冷庫較少,而用于冷藏的小型冷庫較為普遍,這種小型冷庫一般貨物循環周期短,存儲量較小,大都采用氨為制冷介質,設備往往是單系統運行,不可能長時間停機檢驗,即使停機檢驗,容器的清洗置換也很困難。這就給我們的檢驗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處,導致了大部分壓力容器不能按期進行定期檢驗。遵照國家質檢總局的指示精神,為了使壓力容器安全運行,定檢率必須達到100%。因此我們針對氨制冷系統壓力容器的這種特殊性,采取了一些相應的對策,具體方法如下:
一、材質不明時的強度校核
早期投用的設備多無出廠資料或資料不全,有的甚至連最簡單的參數符號-銘牌都沒有。由于沒有技術參數作佐證,一切必須從設備的實際狀況進行考慮,按《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要求應進行強度校核,如果許用應力選用碳鋼材料的最低標準值[σ]t =111MPa,焊縫系數按85版《鋼制石油化工壓力容器設計規定》 中未作無損探傷選取Φ=0.6,腐蝕裕量取C2=1mm,往往強度校核都不合格, 由于選取的參數都是最安全的,因此不能簡單地推出該容器的強度不足。在實際檢驗工作中,通過硬度測試值為換算材料相應的抗拉強度,通過增加無損檢測來提高焊縫系數,同時根據設備的實際腐蝕率來確定使用到下一個檢驗周期的腐蝕量即C2值,采取以上措施,大部分設備通過了強度校核,我們認為這樣取值和計算更為合理。
例如,某冷庫一臺臥式冷凝器,1987年投用,無原始資料.檢驗情況是:實測筒體最小壁厚7.8mm,內徑為784mm,經20%超聲波檢查未發現缺陷,采用里氏硬度儀實測筒體硬度值為160HB。按硬度與強度之間經驗公式:
當HB<175時,σb=0.345,HB=5.41MPa,將實測值乘以0.95并取安全系數nb=3, 可求出材料許用應力[σ]t=171.3MPa。由于本次檢驗中焊縫經20%超聲波探傷合格,但焊縫實際結構形式不明,可按局部探傷單面焊對待,根據85版設計規定焊縫系數取0.7,根據測厚情況可知,該容器年腐蝕速率小于0.1mm/年,按3年檢驗周期計算,所需腐蝕裕量為0.3mm,則依據內圓強度校核公式: s= Pdi/2[σ]tΦ-P +CSmin=2×784/2×171.3-2+0.3=6.9 mm
(P=2.0MPa,為立式冷凝器的設計壓力)小于實際測量最小壁厚,顯然強度
滿足要求。
二、焊接結構,不清時的判定
對于定期檢驗,尤其是首檢必須了解設備焊接結構情況,以便判斷是否存在未焊透,未熔合以及焊接接頭是否合理等。由于氨制冷壓力容器一般不開設檢查孔,對于無原始資料的設備檢查則較為困難。要檢查其焊接結構及實際焊接質量,較合適的方法是采用射線探傷中的雙壁單影透照法來抽檢焊縫,這樣既可以確定焊接接頭型式,為強度校核選取焊縫系數提供依據,也可以檢查焊縫的內部質量。有懷疑的缺陷還可用超聲波復檢。.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設備的大部分氨液排至其它設備中,并將X射線探傷機機頭貼緊罐體一邊進行垂直透照,通過雙壁單影檢查,發現了兩臺氨貯罐存在嚴重的整圈未焊透,均作了判廢處理。
三、無法進行耐壓試驗時的相應措施
由于氨制冷壓力容器清洗置換較困難,耐壓試驗難以進行,且低壓部分壓力容器是帶有保溫層的容器,如要逐臺拆除,則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采用了最高工作壓力下的檢漏試驗,此方法雖不能代替耐壓試驗,但我們認為可以彌補其他檢驗方法的不足.具體做法是,首先用氨壓縮機將整個系統升壓至1.0MPa(低壓部分最高工作壓力一般低于1.0MPa),用濕的酚酞試紙對低壓部分進行檢查,因為酚酞試紙遇氨即呈紅色反應。然后關閉低壓系統,將壓力升至1.6MPa(高壓部分最高工作壓力一般低于1.6MPa),再對高壓部分進行檢查,重點檢查保溫層破損部位,閥門,法蘭連接部分以及冷凝器管板與管子連接部位,通過檢查發現了較多的泄露點.。這樣既檢查了壓力容器,同時也檢查了系統中的壓力管道及其附件。
通過對氨制冷壓力容器檢驗,我們認為在實際檢驗工作中,應本著為企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程》的要求做準則,用安全、經濟、合乎使用的原則來開展檢驗工作,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
[2]《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3]《冷庫制冷技術》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雞西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