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龍

〔關鍵詞〕 化學教學;酸堿鹽溶解性表;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1(A)—0058—01
在畢業會考中,對“酸堿鹽”一章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考查所占分值比較大,再加上復分解反應,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很多,給他們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壓力。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利用“酸堿鹽溶解性表”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習“酸堿鹽”這一章的四個難點問題。
1. 利用“酸堿鹽溶解性表”可以加深學生對酸、堿、鹽的理解。H+ 與酸根陰離子依次形成的除H2O外,還形成HNO3,H2SO4等,同理,OH-與每一行形成的除H2O外,還形成NH4OH,KOH,NaOH等。所以酸就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是H+的化合物,堿就是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是OH-的化合物,鹽則是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2. 運用“酸堿鹽溶解性表”可以給鹽進行分類。如右表,按酸根陰離子將鹽分類:第三列與每一橫行(除第二行外)交叉處形成的鹽全是硝酸鹽,以此類推第四列形成鹽酸鹽,第五列形成硫酸鹽;若按陽離子分類:則第三行與第三列起每一列交叉處形成鉀鹽,以此類推第四行形成鈉鹽,第五行形成銨鹽。
3. 結合“酸堿鹽溶解性表”巧記溶解性。堿中能溶NH4+,K+,Na+,Ba2+;硝酸鹽全溶,鹽酸鹽不溶Ag+;硫酸鹽不溶Ba2+,Ca2+,Ag+;碳酸鹽只溶NH4+,K+,Na+。在復分解反應中,針對不同的反應,對反應物、生成物都有一定的要求。如,鹽和鹽的反應,要求反應物都是可溶性鹽,而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鹽不溶。那么怎樣知道哪些鹽可溶,哪些鹽不溶呢?可利用“酸堿鹽溶解性表”很快正確判斷出到底能不能發生反應。如,判斷AgNO3和NaCl溶液間能否發生反應,可采用復分解反應書寫規則“雙交換,不變價”的方法,假想可以生成,那么就有生成物AgCI↓和NaNO3溶液,發現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所以該反應可以發生。
4. 化學式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以很快正確書寫各物質的化學式。筆者采用“兩表合一”的教學方式,即將“酸堿鹽溶解性表”和“常見酸堿鹽化學式表”兩表合一,使同學們就像查字典一樣查寫化學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寫硝酸銨的化學式:先查NH4+,再查NO3-,結合起來就是NH4NO3,同理寫硫酸鋁的化學式:先查Al3+,再查SO42-,結合起來就是Al2(SO4)3。
筆者設計的酸堿鹽溶解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