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蘭
〔關鍵詞〕 小學語文;幽默;課堂氣氛;學生思維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1(A)—0063—01
美國心理學家說過:“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義的傳遞藝術。”幽默的語言,能使社交氣氛輕松、融洽,利于交流。若寓幽默于教學中,且詼諧有度,不僅能調節課堂氣氛,啟迪學生思維,更能喚醒埋藏在學生心底的求知欲望和潛能,促進他們自主地成長和發展。于永正老師上課的課堂氣氛之所以是活躍、積極的,其中的奧妙就是他善于在課堂上運用幽默。
一、幽默能調節課堂氣氛
幽默有多種功能,最明顯的就是能將平淡化為趣味,將繁雜化為簡潔,將單薄化為豐富。不但能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讓教師的課堂收到余味雋永的藝術效果。
例如,于永正老師在教學《我愛故鄉的楊梅》時,請一個學生進行朗讀。這個學生讀得有滋有味、聲情并茂:“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學生讀完后,于老師掃視一遍教室,一本正經地說:“小建同學最投入,他在邊看邊聽的過程中,使勁咽了兩次口水。”學生們先是一愣,很快便回過味來,全都“咯咯”地笑起來。“課文中描寫的事物,肯定在他的腦海里變成了一幅幅鮮明、生動的畫面。我斷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紅得幾乎發黑的楊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楊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楊梅果正在搖搖擺擺地朝他走來,于是才不由自主地流出了‘哈拉子。”學生們笑得更響了。
可見,于老師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描述使課堂變得輕松,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課堂活力,不著痕跡地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重要的讀書方法。
二、幽默能啟迪學生思維
富有幽默的教學,不僅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開啟心智,給人以藝術的靈氣,促進學生思維靈敏性,使理性認識建立在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之上。
例如,于老師在教童話課文《小稻秧脫險記》時,讓一位同學讀雜草被噴霧器大夫用化學除草劑噴灑過后說的有氣無力的話:“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可是,這位同學讀的時候,聲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氣”。于老師幽默地說:“要么你的抗藥性強,要么這個化學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給你噴灑一點。”說完,朝他做了個噴灑的動作。全班同學哈哈大笑。這位同學再讀時,耷拉著腦袋,真的有氣無力了。于老師表揚說:“你讀懂了。”于是笑聲又響起來。
教學幽默是教師聰明才智的表現,于老師把他的幽默融入課堂,又深入淺出,使語文變得簡單。并且這種寬松、自由的課堂,啟迪了學生思維,活躍了學習氣氛,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幽默能使課堂更為和諧
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對于能否使雙方都有良好的情緒,最終歸結到能否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至關重要。富有
幽默感的教師,通常會以寬厚、溫和的態度對待各種學生。
例如,于老師在讓同學讀《翠鳥》第三自然段時,發現小慶打了個哈欠,還用胳膊碰了同位一下,并在嘀咕什么。“小慶,”于老師語調平緩卻十分認真地說:“請你去逮一只翠鳥來。”小慶慢騰騰地站起來,茫然地看著老師。于老師又把剛才的話重復了一遍,并加上一句:“請你不要推辭。”“到哪兒去逮啊?”小慶可憐巴巴地掃視著,全班同學也面面相覷,神情迷惘。“大家都在讀第三段,誰知道,告訴小慶。”還沒等別人開口,小慶自己說道:“翠鳥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誰上得去呀!”于老師哈哈大笑,同學們也立刻發出了會心的笑聲。
可見,幽默風趣的語言猶如沁人心脾的春風,不僅有助于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而且把學生帶入了樂學、好學的境地。正如于老師所說:“幽默是教學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語文學習化難為易,幽默可以使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幽默可以使師生心靈對接溝通。老師笑著看學生,學生就會笑著看老師。”也正是緣于于老師幽默的語言,才讓課堂灑滿陽光,折射出語言的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