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玲
摘要:萊蕪方言與普通話詞匯在構詞詞素方面有諸多差異。表達同一個概念的詞語,萊蕪方言與普通話相比。有的構詞詞素完全相同,有的有同有異,有的則完全不同。
關鍵詞:萊蕪方言普通話構詞詞素
中圖分類號:H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09-0032-02
在實地調查萊蕪方言詞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萊蕪方言與普通話相比,在構詞詞素方面差異很大。本文分別加以討論、分析。
一、構詞詞素完全相同
有些萊蕪方言中的詞與普通話相比,其構詞詞素完全相同,只是構詞詞素的順序有異。這部分詞數量很少,我們所調查得到的例子有:
調教-教調
呼扇-扇呼
便利-利便
構詞詞素的順序變化后,有的詞的語用域發生變化,有的詞的詞匯意義有所變化。比如“利便”可以用于人——這個人很利便;“澡洗”指去露天的水庫、河及湖里游泳,“洗澡”卻沒有此地點的限制。
二、構詞詞素有同有異
(一)音節相同
中午-晌午
親戚-親親
枕頭-豆枕
風箱-風先
這部分詞之所以在方言與普通話間產生差異,有的是因為造詞理據不同,比如普通話中的“枕頭”是著眼于其用途,而“豆枕”是著眼于其外形:以前的枕頭看上去像黃豆。有的則是受語音影響而造成的差異。如“親親”于“親戚”而言,是語音同化的結果;“風先”之于“風箱”是語音異化的結果。
(二)音節不同
1,普通話兩個音節,萊蕪方言—個音節
桃子-桃
鞋子-鞋
兒子-兒
盤子-盤
席子-席
2,普通話兩個音節,萊蕪方言多個音節
A:床單-床單子
褲腰-褲腰子
算盤-算盤子
門樓-門樓子
這組詞,萊蕪方言詞語比普通話詞語多一個“子”字。從整個漢語史的發展來看,漢語具有雙音化的趨勢——為了消除歧義、更清楚、明白地表情達意,漢語由單音節詞占優勢而逐漸變為雙音詞占優勢。但是,上組詞中的萊蕪方言詞好像違背這一發展趨勢。其實不然。我們認為:萊蕪方言中的“子”讀輕聲,具有嵌襯音節的性質。萊蕪方言中沒有發音完全的翹舌音,發音大多靠前。加“子”后舌頭的位置靠前,說起話、發起音來比較自然、舒服。
B:酒鬼-酒暈子
鍋蓋-蓋煎子
抽屜-抽匣子
麻雀-家雀子
在這組詞中,萊蕪方言與普通話只有一個主要詞素相同,另外,萊蕪方言詞語附加詞綴“子”,“子”讀輕聲。也有的萊蕪方言與普通話只有一個主要詞素相同,并不帶詞綴“子”,比如:膝蓋—撥拉蓋禿頭一光溜頭
3,普通話三個音節。萊蕪方言多個音節
A:羊羔兒—羊羔子
麥穗兒-麥穗子
酒盅兒-酒盅子
門檻兒-門嵌子
B:報春鳥-報谷子
山藥蛋-山藥豆子
西紅柿-洋柿子
手電筒-電棒子
A組中的詞,普通話帶“兒”綴,而萊蕪方言中是“子”綴。當然也有的詞是普通話帶“兒”綴,而萊蕪方言沒有詞綴。比如:褲腿兒-褲腿、別針兒-別針、偏方兒-偏方。B組中的詞,只有一個或兩個主要詞素相同,另外。萊蕪方言詞語附加詞綴“子”。
三、構詞詞素完全不同
有很多詞,萊蕪方言與普通話的構詞詞素完全不同。這部分詞很大部分應該屬于萊蕪方言特征詞。所謂方言特征詞,就是這個詞語具有唯它所有,“對內一致對外排它”的屬性。漢語方言特征詞是區內大體一致、區外比較少見的方言詞。有些方言特征詞是古語承傳的或承傳之中有變異的;有些則是后起的方言創新。
(一)音節相同
傷痕-疤拉
鞭炮-爆仗
賭氣-憋鼓
冰雹-魃子
訓斥-呲噠
(二)音節不同
1,普通話一個音節,萊蕪方言兩個或者多個音節
貓-花子
蟬-燒錢子
蛇-長蟲
銹-生術
2,普通話兩個音節,萊蕪方言一個音節
豬圈—欄
水桶—筲
3,普通話兩個音節,萊蕪方言多音節
玉米—棒槌子
蝸?!汤?/p>
蟋蟀—促蚱子
偏房—耳屋子
萊蕪方言和普通話中構詞詞素完全不同的這部分詞大多是由于造詞理據不同而造成的。比如:“滴滴水子”是著眼于“燕雀”這種鳥的叫聲;“交叉子”是著眼于“馬扎”這種東西的局部外形特點——幾根腿交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萊蕪方言與普通話詞匯在構詞詞素方面有同有異,本文主要討論其差異。其中,構詞詞素完全不同的詞中很多屬于萊蕪方言特征詞。這些差異很多是由于造詞時所著眼的目標不同而造成的,也有的是因為萊蕪方言“子”后綴的豐富使用而造成的。這些都值得我們的繼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