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繼強 劉愛國
關鍵詞:教學實踐 簡單模仿 創造性學習 小組合作
最近我校小組合作的教學實踐研究,正從級部開展轉向教研組活動,這看似不經意的轉變,實質是學校在從另一個突破口來搞小組合作。有的同志也許會說我們正在不停地學這個學那個,結果和效果并不見得好,有的同志甚至無所適從。
其實,學習一種教學模式是沒有錯的,錯的是簡單模仿照搬,而不去結合自己的學校實際。記得我們剛剛從杜郎口中學學習回來的時候,有的教師就迅速把課桌的形式組合起來,同學之間兩兩相對。課堂上自己也不講了,讓學生們一節課預習,下一節課展示,教師成為課堂的多余者。可這些教師也許忘記了我們的黑板是在前面,這樣會影響到教師的授課,同時也影響到同學們聽講的注意力。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舞臺,少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美的。實際上,任何對別人經驗成功的學習,都同時又是一個再創造或者說整合的過程。我們學校學習別人的經驗,但并不是要求我們照搬照抄,而是要求我們根據自己的學生情況,根據自己的具體問題,創造性地學習。現在學校推行小組合作,主要是讓我們研究如何讓學生能在課堂中動起來,更多地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中來,于是在教科室的指導下,許多班主任開始找出小組合作的理論來研究,在研究還不夠一個月的時候,有的教師就想制出小組合作的課堂模式來在全校推廣,實際上我們現在缺的是在學習中創新,許多教師也都明白,教育不比其他,任何教育教學改革包括學習別人的經驗,都不可能立竿見影,我們要有耐心、有恒心,不能急功近利。
也許我們也感到一些小組教學上的困惑,實際上這種困惑正是使我們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成為必要,遇到困惑,思考是必然的,有的教師認為這些事太瑣碎了,瑣碎的事正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瑣碎的細節才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實踐,把這些點滴的思考與瑣碎的細節結合起來,也許你就變的很偉大。蘇霍姆林斯基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結合自己的實踐進行省察與反思,最終成了享譽世界的大教育家!如果我們細心地投入到一項工作中去,必然會遇到很多地困惑和許多棘手的難題。把這些難題當課題,我們的思考與實踐就進入了科研狀態,然后我們再把這些問題投入到自己的課堂或者學生中去,我們的困惑就會得到一定的解決方案和實踐思路,那么,我們就會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所以,與其我們在教育科研方面猶豫徘徊,不如真真切切的投入到我們學校倡導的小組合作實踐中去;與其你的課堂幾十年一成不變的發展著,不如你也做一次課堂改革的實踐者,那時也許你就會有被改革春風拂面的暢快!也會有課堂改革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