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云
[摘要]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將美術中的一些基本知識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更易讓學生接受。通過以趣味游戲方式來啟發學生思考,從而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們始終在激情中創作,促使學生思維發展,想象力、感知力、創新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開發。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趣味游戲 思維發展
小學美術教育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學科,它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如何讓孩子們喜歡美術,對美術產生興趣則是小學美術教學中至關重要的前提。我也一直在實踐中去探索怎樣培養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知道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教會他們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讓孩子們從心里愛上美術,讓美術課真正變成啟迪智慧的樂園。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利用游戲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提高美術素養呢?
一、聯想能力
1.對點、線、面的聯想
教師從簡單的點、直線、曲線、常見的幾何圖形等讓學生想象形體近似的物體,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說出聯想到的物體(不能重復)。如對點的聯想,孩子們說出了不計其數的事物,雨點、種子、小眼睛、米粒……最后在讓學生對點、線、面進行添加。如點則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蝌蚪,餅干上的芝麻……通過對它們的添加,培養學生對形體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形式極大的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對物的聯想
教師以一個物體做引導,學生跟隨說出另一個相關連的物體,最后,用這些物體、形象組合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例如,教師給出一個物體——“山”,學生接“(山上面)樹”,“(山下面)河”,“(河上面)“船、魚、太陽、人、房屋……”最后一幅田園風景畫就完成了。通過這種游戲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快速思維能力,還解決了學生作畫時內容單一的問題,學生畫面內容也豐富了。
3.感官想象
讓學生通過觸覺、味覺、嗅覺去感知事物,并把感知的東西通過想象表現出來。例如,教學《香甜的水果》一課時就可準備各類水果放在竹籃、紙盒里,或用布包住,讓學生通過觸覺、嗅覺、味覺去感受、觸摸、思考、想象,最后把想象到的東西畫(說)出來再將這種感受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4.功能聯想
通過對物體功能、作用的想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展示一個物體,請學生聯想它的作用。例如,一張紙,可以用來畫畫、寫字,還能折出、剪出、撕出各種形體,用它做紙袋、做包裝,甚至還可以用它做衣服等等。通過這種游戲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5.情節聯想
讓學生建立整體作畫的觀念和整體思維的能力,培養他們服從大局的團隊精神。將學生分成幾組,讓第二組學生接著上一組同學的畫繼續畫下去。畫中的景物迫使接力的學生進行思考——如何銜接、如何繼續,如何服從整體又能表現自己。例如:《螞蟻搬家》這課就完全可以采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在接力作畫的同時,也感受到螞蟻的精神——團結就是力量。
二、感知能力
1.對色彩的感知。教師出示三原色、三間色,感知五彩繽紛的色相。讓學生把對色彩的感受、聯想說出來。例如,看到“紅色”就想到太陽、火、燈籠、紅旗、夏天、春節……產生了溫暖、熱鬧、激動的感受。教師通過引導再讓學生將自己對不同色彩的感受畫出來。
2.對音樂的感悟。播放歌曲,請學生欣賞,并讓學生把在欣賞過程中的情緒、感覺和想象的東西用畫筆畫出來。同時也是將美術與音樂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
三、創新能力
通過展開故事接力的游戲,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講述一個故事,通過改變一下故事情節或留下一個結尾不說,讓學生各自思考,各抒己見,把自己所想到的故事情節或結局畫出來。例如,講述寓言故事“烏鴉和狐貍”時,我說,如果第二次狐貍又來騙烏鴉,烏鴉會怎樣,結局又會如何?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畫出了很多種故事結局:有的畫出烏鴉將石頭砸在了狐貍的頭上;烏鴉叫來了黃狗,咬掉了狐貍的尾巴;有的畫出了烏鴉和它的孩子們大戰狐貍……故事結果五花八門,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趣味游戲讓美術教學變得輕松而愉悅,更易讓學生接受,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它對學生的智力開發,思維能力的鍛煉、創新意識的培養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美術教師要善于研究孩子的心理,研究新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快樂、快速、高效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美術課程標準解讀.
[2]新課標小學美術教師用書.
[3]小學美術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