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州
進入新世紀以來,網絡文學迅速興起,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強烈的現代感、青春化,深深吸引朝氣蓬勃的高中生。網絡閱讀與網絡寫作也已成為高中生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其語文學習尤其是寫作能力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網絡文學的創作具有強烈的主體性和鮮明的互動性,這是吸引高中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網絡文學常常走出宏大而神圣的話題,注重從個人的視角來觀察社會,解讀社會,體現出每個獨特的個體對生活的思考,暢意展現真實的自我,沒有心靈的束縛,只有表達的自由。這就容易引起高中生的共鳴,激發網絡閱讀與寫作的興趣。網絡的便捷為作者與讀者積極互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直接感受到來自讀者的鼓勵和建議,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想法與讀者進行交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把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及時地傳達給作者,甚至可以得到作者的回應,這有別于傳統閱讀的被動接受。學生進而由閱讀的興趣生發寫作的興趣。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寫作上提出“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讓學生不拘形式,自由表達,寫自己喜歡寫的東西,把寫作看成一種需要,這與網絡文學寫作的自由精神有較強的一致性。語文教師應該使寫作教學更具開放性、民主性,讓學生敢于描寫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抒發自己感悟到的真情,發表獨立的見解,激發興趣,增強自信心。在寫作中,當學生真正處于主體地位,自身的潛力便可以充分調動出來,寫作便不再是苦差事,而成為抒寫心靈的園地,聯系社會的紐帶。為真情寫作,為興趣寫作,為交流寫作,讓寫作成為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以此展示生命的本真狀態。鑒于此,下面是筆者從作文的批改與講評方面對改進高中寫作教學做出的一些思考。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作為學生的精神產品的作文也是有差異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相對獨立存在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范疇相關的多種智能傾向。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的發展過程是不平衡的。同一方面的智能,不同的個體顯現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也指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表現和不同學習需要”,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要求,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我們不能用絕對統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發展程度。不僅要關注表達,還要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此外在人際交往、自我認識、自然觀察和自身生存等方面體現在作文中的狀態也應關注。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因時而異,評價標準要多元化。允許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留有不足,要抓住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來點燃他們的創作欲望,給予更多的學生以成功的激勵。對于寫作基礎薄弱的學生,側重于對其進行審題立意、結構文章、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的評價,注意充分肯定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基本的寫作能力。對于寫作功底較好的學生,要側重對其進行立意創新、意境營造、想象力運用、寫作深度等方面的評價,充分肯定優點,鼓勵評價多一把尺子,自然就多一批好學生了。針對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選擇不同的評價側重點,才能實現學生寫作能力個體與總體的共同提高。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學生要“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其參與到作文批改中來,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幫助。目前的高中寫作教學,批改類型多樣,有教師批改(包括書面批改和當面批改),有師生共改,有學生批改(包括學生自己修改和互相批改),較以往的作文批改有很大的進步。在網絡已介入高中生寫作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邀請學生家長及其他網民(這類網民應該是語文教師邀請的適宜參與寫作教學交流的人士)參與到作文批改上來,共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生間可以有選擇地交互修改,可以針對某篇文章進行集體修改,可以借助查詢網絡資源使學習與修改同步進行;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寫作后隨時上網批改,可以翻閱學生前后的習作,可系統關注學生的寫作狀況,及時作出指導。邀請家長和其他網民參與學生寫作批改,可大大提高學生寫作受關注的程度,而且由于融入了一定的社會信息,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教師的教學資源。作文批改多方參與,多方互動,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教師的批語,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與老師、同學、家長及網民交流溝通,有針對性地進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也增進家長及網民對學生學習的了解,促進寫作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講評是針對全班作文情況進行總結、評價的寫作教學活動,是寫作教學的最后的一個環節。目前的作文講評都在課堂上進行,但由于課時的有限及講評方式的單一,遠遠不能滿足師生交流的需要。采用網絡講評,是對課堂講評的延伸和有效補充,仍然可以借用傳統的講評模式,如綜合講評、典型講評、專題講評、對比講評等,融入網絡的優勢,對學生寫作中的優缺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達到總結和提高的目的。講評所選的范文可以是不同等級的習作,可將“原版”與“修訂版”同時上傳,便于學生進行對照閱讀。進行網絡講評時,學生可以對講評范文進行仔細的閱讀,通過即時瀏覽作者的習作記錄,了解其寫作不斷改進、不斷努力的過程,瀏覽范文作者的心得體會以及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評價,觀照自己的評價,深入思考,來提升自己的評價能力。對范文作者而言,看到自己的習作經過修改獲“新生”,成功的喜悅油然而生,就會關注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習作的修改,可以從中學到修改的技巧,逐漸養成修改文章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建立超鏈接來豐富講評的資源,靈活機動地選擇講評的內容,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講評。網絡講評進一步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通過學生的信息反饋來及時調整寫作教學計劃,完善教學方案,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許多網絡文學網站都建立了作者創作檔案,便于作者與讀者交流互動,共同推動網絡文學創作的發展。這一點值得高中寫作教學借鑒,將寫作教學中的習作、指導、批改及講評等方面記錄下來建立寫作檔案,對于學生寫作、教師教學的總結與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建立紙質的作文檔案顯然耗時耗力,保存與查閱也不太方便。由于這種原因,許多語文教師雖深知建立作文檔案的重要意義,但最終還是無奈放棄了,這是傳統寫作教學的一大缺憾。身處信息時代的今天,這個問題將得到有效的解決。在網上建立寫作檔案,既經濟省時又查找方便,既豐富了寫作資源又發展了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是促進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網上寫作檔案可以說是教師寫作教學與學生寫作學習記錄的大匯總,相關的文檔、圖片、聲頻、視頻、超鏈接都可以迅速建檔保存。教師的寫作教學計劃、提供的素材與范文、作文批改與講評、教學總結與反思等都一一保存在網上的寫作檔案中,可以隨時迅速查找,并為以后的寫作教學提供寶貴的經驗。網上寫作檔案較為全面地反映出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過程,學生在網上寫作檔案里可以查到自己積累的素材、作文的修改、發布的文章、發表的評論、參加的討論、與師生及他人的交流等,清楚地了解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寫作過程中的點滴進步與失誤不足都歷歷在目,通過反思,可以明確努力改進的方向,減少盲目性,增強寫作的信心。
網絡文學擴大了高中生的閱讀范圍,由此帶來的網絡寫作激發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寫作既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表達生命的重要方式之一,寫作能力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語文教師要充分關注網絡文學對高中生的影響,在寫作教學中吸收網絡文學創作的積極因素,進行有別于傳統寫作教學模式的積極嘗試。本文僅從高中寫作教學中師生互動交流最多的作文的批改與講評提出了改進寫作教學的一點設想,希望能夠引起同行對網絡文學的關注,為尋求新世紀寫作教學改革的突破口,真正提高寫作教學效率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