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期待,胡 勇
(1.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2.江西省華東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學院,江西 南昌330013)
關于普通高校開展羽毛球運動不利因素探析
連期待1,胡 勇2
(1.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2.江西省華東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學院,江西 南昌330013)
羽毛球是高校體育課熱門的項目之一,大部分普通高校都開設羽毛球這項運動。但是在場館、器材、師資力量、教學組織管理、羽毛球技術及學生自身對開展羽毛球運動存在不利因素,制約了普通高校羽毛球項目的開展。筆者通過對不利因素的探析,旨在為開展好高校羽毛球運動提供參考。
羽毛球;普通高校;不利因素
羽毛球運動是隔網運動,沒有直接的身體接觸,安全性高、娛樂性強、活動時間靈活,是全面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素質的一種良好手段,同時也能培養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優良的意志品質,因此深受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最近幾年,羽毛球在我國發展迅速,高校陸續開設了羽毛球課,但開展得并不令人滿意,研究表明有如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場地器材的制約;第二方面是師資力量不足,大部分教師不是專業羽毛球教師;第三方面是教學組織管理不當;第四方面是羽毛球技術動作復雜多變使學生難以熟練掌握;第五方面是學生自身對羽毛球運動的認識。論文就目前普通高校大學羽毛球運動開展的不利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1.雖然羽毛球對于場地、器材的要求可高可低,可選擇球館,也可以選擇室外羽毛球場,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多數高校的羽毛球場地還是不能滿足普通學生的需求。大多數的高校都有體育館,但數量較少,體育館都只作對外開放或代表隊訓練使用。有些學校室外專門羽毛球場地也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學生只能在沒有球網的空地或場外練習。而室外場地易受天氣的影響,尤其是下雨和刮風的影響特別大。所以場地對學生想打好羽毛球是個問題,特別對于那些剛接觸羽毛球的學生更是如此。很多學生學習初期很積極,練習一段時間后就沒有激情了。
2.羽毛球是一項消費比較高的運動項目,有專門的配套設備,對球拍、球、球鞋都有一定的要求。學生使用的羽毛球拍和球的質量都比較差,其材質是木質,較好的用碳素一體及鋁合金的球拍,有些重有些較輕,多人使用手感差,而且不牢固,有些拍的拍柄和拍框都變形,更有甚者拍線也斷了。對于初學羽毛球的學生而言,由于還沒有掌握擊球的正確方法,打不到羽毛球的球托,很容易擊打羽毛球的球毛,幾拍就把一顆球打壞,羽毛球不能循環使用,消耗非常快,其價格也不菲。羽毛球運動需要在場上快速地移動,對鞋要求比較高,有專門的羽毛球鞋,而普通的鞋對腳起不到保護作用,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失。因此,裝備對于開展羽毛球運動必然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在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客體、指導者及服務者。師資力量是影響高校開展羽毛球運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校開設此課程的實力。教師專業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學生技術掌握的快慢、技術掌握質量的好壞及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從目前的現狀看,高校羽毛球教師比較缺乏,特別是缺乏羽毛球專項的教師。高校羽毛球師資不能滿足上課需要,以至很多高校的羽毛球教師是其他專項教師改任或兼任,但是專項技術不夠過硬,甚至動作技術不夠規范,使得這些教師對羽毛球運動的知識或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有一定差距,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也有所欠缺,這對在教導學生學習正確的羽毛球技術是極為不利的。由于學生自身水平低,沒基礎,僅憑興趣或某種需要而進行羽毛球學習,會由于教師水平不高或教學經驗不足而使學生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喪失信心,逐漸失去興趣。
1.羽毛球課程體系不完整,課程建設的理論混亂,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內容繁雜。現有課程模式在理論或操作上尚未建構學校公共體育課程模式,所形成的現有課程模式大部分理論研究比較單薄,中國體育課程模式的系統性、規范性、科學性尚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因此,羽毛球課程遇到了教育理念更新不快、教育思維無法突破的困難。
2.從高校羽毛球課程的現行教學內容來看,其普遍特點是:在教學訓練中存在以傳授專項技、戰術為主的教學模式,所占比重較大;理論部分、技能部分和考核部分的教學比重小,內容不盡合理。
3.教學模式簡單,方法手段單調,課堂教學靜態化和統一化,學生主體性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教師上羽毛球選項課就是“兩聲哨響”一堂課,一聲哨響集合開始上課,然后學生自由地進行準備活動、技術練習、比賽,教師對學生上課的表現基本上是不聞不問,下課時間到了一聲哨響,一堂課結束。
4.教學評價主體單一、功能錯位,技術學科多半采用技評加達標的考核辦法。高校羽毛球課的評價主要是以發球、正手擊高遠球和基本步法為主,考核方法過于單一,存在不盡合理的現象,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態度和自身能力提高狀況的評價。如一些學生盡管認真學習、刻苦鍛煉,但是由于先天身體素質等原因,卻難以獲得較好的成績,反之有一些學生卻憑借先天身體條件的優勢,就可以輕松取得優異成績。考核只重視學生結束階段的技評和成績達標,忽略能力培養與考核;重視結束階段的終結性評價,忽視平時的考核,對于形成性評價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嚴重影響了由于先天身體素質不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對技術要求很高的運動,對學生身體能力、協調能力及快速反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1.發力是羽毛球初學者應該首先解決的難題之一。初學羽毛球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在擊球的時候看似用了很大的力量,卻往往不能夠把球回到對方后場,多數只是回到半場,讓對方一拍子打死或者使自己更加被動。這不但體會不到打羽毛球的樂趣,甚至影響學習的信心。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初學者沒有很好地掌握擊球的正確發力技巧,發力不夠集中。羽毛球運動擊球時發力主要是短促的爆發力,而不是絕對的力量的大小。
2.羽毛球運動快速、靈活、多變的特點決定了步法移動的重要性,尤其是實行新規則以來,比賽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因此對步法的要求也就更高了。“羽毛球是靠腳打的”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步法對羽毛球運動的重要性。然而初學者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手法的學習,而輕視了步法的學習。這種重手法輕步法的學習結果直接影響了羽毛球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重視步法的學習與訓練。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羽毛球運動的學習和掌握與學生本身有較大的關系。
1.學生的認識問題
休閑娛樂和強身健體是驅動大學生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主要動機,學生認為羽毛球運動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目前,由于大學生就業競爭激烈,造成了他們生活和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環境下,她們需要一種合適的運動方式來緩解這種壓力。不少學生參加羽毛球的動機是“拿學分”、“無事可做”,說明這些學生參與運動的動機是被動的,還沒有真正認識到羽毛球運動的意義。
2.缺乏學習的鉆研精神和堅持性
羽毛球運動的掌握和學習,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練習,在很短的時間學好羽毛球比較困難,有些學生開始學習比較積極主動,激情也比較高。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發現進步不大,他們往往就選擇停止練習而不是繼續克服這種困難。另外,動作技術的掌握還需要一定的鉆研精神。學生在學習動作技術僅僅通過課堂的模仿和練習,課堂學習的時間畢竟有限,很少利用課余的時間復習鞏固,更談不上閱讀相關羽毛球的專業技術理論書籍、視頻等教輔材料。
普通高校羽毛球運動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制約了羽毛球運動在普通高校的開展,筆者通過對不利因素的探析,為開展普通高校羽毛球運動提出以下建議:學校加大對羽毛球場地、器材等的投入,改善教學的環境;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這項運動的認識,在學習過程要培養鉆研及堅持不懈精神;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或引進羽毛球專項的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組織方法,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1]肖杰.羽毛球運動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仲達.羽毛球教學中的“一個關鍵”和“四個基礎”[J].體育教學,2005,(1).
[3]賀澤江.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改革現狀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4,(3).
[4]馮秋明.我校開展羽毛球運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五邑大學學報,2003,(12).
[5]莊志勇.我國大學生羽毛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1,(2).
[6]翁林.高校羽毛球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8).
G64
A
1673-0046(2010)6-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