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萍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職工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在發展社會主義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全黨、全社會的歷史重任。并指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人們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全面發展人的綜合素質”。就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來說,黨的“十七大”則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企業要多方法、多形式、多層面的開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下面,僅就上述觀點談幾點初淺看法。
一、人的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的本質
早在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莊嚴宣告:“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并在之后多次闡述了這一基本思想。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當成了追求的理想目標,把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看成是比資本主義更高級的社會形式的“基本原則”。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與生產力的發展成正比的,只有在物資財富極大豐富、人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的共產主義社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才能得以完全的實現。而這一理想目標的實現,則是一個逐步提高、不斷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在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存在著人的發展,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則關乎到個人能力和素質及社會關系的進步與提高。這也就是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著的兩個方面,既互相矛盾著、沖撞著,又互相促進著、轉化著。
社會主義追求的是全面進步、全面發展,在這樣一個社會中,很難想象沒有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因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既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結果,又是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動力與重要標尺。我國改革開放已三十余年,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資財富達到了比較豐富的程度,這就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條件。
社會進步的本質是大力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社會概莫能外,而發展生產力的落腳點,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此,不斷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已歷史地擺在我們面前。
二、思想政治工作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關系
江澤民同志指出:“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夠得到改善,而物資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不僅科學論斷和高度概括了人的全面發展和物資文化發展的關系,也科學揭示和高度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
思想政治工作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精神支撐。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前提,盡管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的途徑與手段是多種多樣的,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同時,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又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正如實現理想社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樣,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也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樣,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也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個個人的發展,每一代人的發展,都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是一個日積月累、逐步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由于主客觀條件的變化,總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情況,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強針對性與時效性,必須不斷研究和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同樣,正是因為不斷研究和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才能夠把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要隨著主客觀情況的變化,要與時俱進。
思想政治工作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之間的關系是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辯證關系。沒有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沒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沒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不能得到提高和發展,甚至失去了提高與發展的意義。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全過程的始終,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歸宿和終極目的。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理清脈絡、溯根窮源,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以推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推進社會的進步。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從社會發展和科學實踐來看,影響和制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物質、技術的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在生產力和物質文化獲得了長足發展的情況下,精神因素方面的制約性就顯得尤為突出。就當前來看,主要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
一是理想的缺失、信息的迷惘。很大一部分人,甚至包括一些位高權重的共產黨員干部,過不了金錢關、權力觀、美色關,被“名、利、色”所俘獲,放棄了理想的追求,迷失于名利場中。只講利益,只講私欲;不講理想,不講道德,人就會失去奮斗的目標,失去行為規范。如果僅是個別個體,或無足輕重的普通人,還不足以亂天下,若群體性高發,或位高權重之人,則十分可怕了。好在我們黨已經舉起了達摩利克正義之劍,正義畢將戰勝邪惡。
二是社會上封建迷信、愚味庸俗的落后文化沉渣泛起,一些西方迷惘頹廢的偽文化也嚴重影響腐蝕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盡管不是我們社會生活的主流,但其危害是十分嚴重的,不得不加以高度重視。
在現實生活中,精神方面的制約因素遠不止如此,足以給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從根本上崩塌掉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柱。不可否認,支撐人們精神大廈的力量是多方面的,但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柱力量是主要支力之一,是巨大的。
從形式上看,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們思想轉化的工作,使人們掌握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斷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從內容上看,是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人們失衡的精神世界重新找到平衡,甚至顯現出精神高地,有效地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其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第一,完善人的道德。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石,是維系社會關系的基本準則和紐帶。道德的領域是廣泛的,是法律的底線不能夠完全覆蓋的,正因為如此,道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也因此,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所謂德治,是依靠輿論的力量,以勸導和感化的方式,實行道德教化,喚起人們內心的道德自覺、自尊。道德的發展有歷史延伸性,因此,道德教化與建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要求。在現階段,道德的基本規范就是當前正大力宣傳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所歸納的二十個字,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就指出了道德教育的著力點,道德建設的實際性。作為企業業說,道德建設當然要從崗位做起,在生產、經營、管理全領域、全過程中實施道德建設,以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第二,提高人的品格。人格與國格是統一的,國格是通過具體的人格來體現的,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在出賣自己人格的同時,也出賣了國格。道德是人格的基石,道德注重的是公眾性,人格則側重于個體性;道德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社會理性,而人格則更多地表現為人的內心世界的外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念是多元的,獨立人格成為社會認同和追求,特立獨行的人格已不再是個別現象。
第三,理想的升華。沒有理想,人就會失去奮斗目標,失去正確的行為規范。在現實中,表現為碌碌無為、得過且過、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以至于道德倫喪至觸犯法律底線。沒有理想的人,精神天空是一片空虛,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其首要任務就是幫助人們樹立或重塑理想和信念。
道德、人格、理想、構成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從低到高的三個層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是多層次的、立體的、多維的,尤其要從青年技術人才、青年技能人才、青年職工抓起,他們才是企業未來的希望,他們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了,綜合素質提高了,企業才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才會充滿無限的活力與生機。□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