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意 尤春樓
【摘 要】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對小學生開展心理教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心理教育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與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與新舉措。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際,提出了在小學生數學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和諧性、主體性和激勵性等心理教育策略,以期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幫助,進而提高他們參與數學教學的積極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教學 心理教育 策略 探討
數學是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作用。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已經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有益的探索。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的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與問題。對此,我們必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與新舉措。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際,提出了在小學生數學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和諧性、主體性和激勵性等心理教育策略,以期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幫助,進而提高他們參與數學教學的積極主動性。
一、和諧性策略
創建和諧健康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環境,對于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首先,創建環境優美,和諧發展,安全穩定,舒適宜人的校園環境,給小學生一個舒適安逸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這樣,既有助于小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也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比如,我們可以對校園的環境進行綠化,進一步激發小學生參與綠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誘發小學生自覺參與多種課外活動,讓他們把校園當成自己的家園。也可以給小學生一片綠地,給他們安排栽種花草、植樹等,讓他們真實感覺和體會到校園綠化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還可以給小學生安排一些有益勞動,讓他們感受到參與勞動的光榮。另外,也可以組織小學生參加一些數學課堂有益活動,增強他們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和睦相處的能力。還可以結合數學教學的實際需要,給小學生安排一些設計、計算等任務,讓他們獲得更多的邏輯思維、感性思維以及實踐經驗。要通過校園環境的不斷改善和優化,不斷陶冶小學生的道德情操,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進而充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其次,要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努力營造民主文明、團結協作、和諧發展的環境氛圍。這是因為小學校園環境氛圍關系到校園校風、環境、氛圍等方面,幾乎涵蓋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的所有空間。而教師作為小學校園文化精神最主要的因素,良好的小學校園文化精神及環境總是取決于教師。因此,需要數學教師不斷地強化心理素質,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小學生強烈的感染力,不斷形成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小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進取,努力思索,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二、主體性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因為小學生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體小學生,因此必須要堅決做到全部參與,一個不少。這就需要小學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與作用,積極引導小學生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認識,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心理教育活動中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是一種發展變化著的教育,其不僅是面對存在一定心理障礙、心理困擾和心理疾病的小學生,也是要面向全體小學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就必須把全體小學生納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來,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小學生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穩步推進,使他們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進而更好地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全體小學生的整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讓他們能夠快樂、健康、茁壯地成長,進而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的同時,我們要敢于擯棄過去那種傳統落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觀念和方式方法,不斷創新思維,善于學習和借鑒別人的先進管理經驗與方法,促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和諧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不是簡單地研究解決小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心理問題與狀況,更重要的還是在于預防、控制和減少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所產生的心理疾病,促進他們健康地成長和全面的發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
三、激勵性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激勵性策略至關重要。小學是小學生心理健康初步形成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老師必須抓住各種有利時機對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和錘煉。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時,必須要注意激勵性策略的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小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激勵來促進。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適當、合理、有效地激勵,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參與數學教學的積極主動性,而且能夠使小學生形成一定的先進榜樣意識,以先進榜樣的高尚道德形象作為自己的標準,進而激發小學生產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心理需求。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善于運用先進榜樣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適時對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比較積極、數學成績比較突出的小學生進行鼓勵或激勵,發揮他們帶動學生的作用。此外,還應注意激勵小學生的道德情感,小學生是最富有情感的,而小學階段又是一個情感發展的關鍵階段。由于小學生情感內容不斷豐富,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教育,必須用高尚的道德情感去影響和引導他們,不斷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感,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全面發展,促進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達到共同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永勝、喻本云,農村留守子女教育問題透視[J],光明日報,2004;
[2]劉芳,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J],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