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猛
開學后,每天超負荷的工作,我生病了,感覺到渾身無力,偏偏今天又是上單杠新授課。我硬著頭皮,走進了課堂,并竭力掩飾自己身體的不適,但在示范騎撐前回環動作時失誤了,我尷尬地對學生說:“老師今天生病了,能讓老師再示范一次嗎?”我以為學生會哄堂大笑,沒想到學生竟響亮的回答:“好的,老師您一定能完成動作的!”也許是受到學生的鼓勵,我順利地完成了動作,并得到了學生經久不息的掌聲,那天學生的練習異常認真,很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一次示范失誤引發了我對以往師生關系的思考。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師所必備的教學技能之一,正確優美的示范有助于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也會經常出現動作示范的失誤,如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屢投不中、單雙杠動作的不到位等等。每當這時我們都會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掩飾和辯白,企圖挽回自己的“面子”。其實體育教師也是一介凡人,由于年齡、體能、心理、情緒等原因,出現動作示范失誤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長期以來,體育教師在學生面前扮演“高、大、全”的角色,幾乎是“無所不會”,而恰恰是這種硬撐起來的權威與無所不能,拉大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
既然示范失誤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我們可以用平和的心態和民主、平等、探討的精神,勇于自我批評、接受批評、勇于糾錯,并“揚長而不避短”巧妙地利用這些失誤,使之成為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粘合劑,這是體育教學工作值得挖掘的教學資源,它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意外的收獲。
體育教師是技術動作的權威,在學生的心目幾乎沒有體育教師不會的體育項目,體育教師的技術動作就是規范的、最好的,學生學習動作時也都是在“依葫蘆畫瓢”,照搬老師的技術動作,沒有一點自己的思考,也恰恰是這種“迷信”,抹殺了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當我們出現示范失誤時,學生便會意識到教師也是凡人,也會出現失誤,也有體育教師不知道的、不會的。于是“迷信”被撕開裂縫,曙光照耀送來,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敢于和樂于與教師爭辯和探討,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練習方法,也許這些方法比老師所提供還要好,更適合于學生進行練習。這不正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嗎?
自信心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人才和平庸者之間,最顯著的差別不在于智力,而在于自信心、進取心、堅持性和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優劣。《學習的革命》一文中曾寫道:“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币痪湓挘骸肮膭睢笔窃鰪娮孕诺牧妓?。
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在上面示范,學生在下面學習,學生永遠處于弱勢地位,幾乎沒有學生展示的機會,有時安排學生示范也是走過場。教師示范出現失誤,有時哪怕是故意的,就比如教授籃球的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時,由于受NBA文化的影響較深,不少學生對籃球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他們一有空便看比賽、打比賽,加之學生較強的模仿能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少同學早就掌握了運球、投籃等這些簡單技術動作。這時當教師投籃不中,便會有很多學生躍躍欲試,我們再給學生的自我展示的機會,加上我們的贊許的眼神和鼓勵語言,在球投入球筐的同時,他們獲得了更多的成功的喜悅,找到了他們失去的自信。
講解、示范是體育教學中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但有時即使你講得口干舌燥,做得筋疲力盡,學生有時還是無動于衷,無精打采,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但如果我們的失誤被學生撞個正著,學生的思維就會火花迸發!
一次在示范羽毛球反手發網前發球時,我采用了正手發球的持球方法,這時便有學生指出了,我于是請他做了反手持球的動作示范。這樣在正誤的對比中,學生有了思想的碰撞,這也加深了對持球這一簡單卻容易被人遺忘的技術的影響。這種學習效果是最好的,在這個時候,根本不用教師幽默的語言,也不用淵博的知識,只要你有平等的態度、開放的心態,你就會有最活躍的、最有效的、你最想創造的課堂氣氛。
雖然新課程一直倡導平等的師生關系,但受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思想“毒害”較深,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仍然處于強勢地位,“唯我是尊”的現象還不在少數。而偶爾的示范失誤,使我們認清自己:即使在體育這一塊小小的一畝二分地,我們也有自己不會的,也不一定比學生高明。如果我們勇于正視自己的失誤,承認存在的不足,無論對于自己還是對于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老師以“弱者”的姿態行事,為人就會謙虛謹慎,也會令學生樂于接受,而學生則能在輕松平和的氣氛中學習,并有所進步,有所提高。
一個勇于“認錯”的人,一定是一個豁達大度、心胸博大的人,一個善于向學生“認錯”的老師,一定是充滿人情、充盈智慧的老師。
當然,我們也不是為自己的失誤找理由開脫,作為體育教師還應該保證示范的成功率,應保持一定的身體訓練水平和示范能力,畢竟體育的很多技術動作是通過教師的示范而進行傳授的。因此,我們課前要重視技術動作的備課,示范前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滿懷信心進行示范。如果一旦出現失誤,我們千萬不要壓制和掩飾,而應該以民主的精神、平等的態度、開發的心態、探討的態度去對待,只有這樣,才無害處,而且還可作為可利用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