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國當過兵,轉業時放棄大城市工作的機會,自愿到邊疆艱苦的地方創業。在被世人譽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他帶領各族人民勤勞致富,獲得過“全國百名優秀縣委書記”稱號。
兆國的作品,是對光的歌頌、影的贊美,是對時間的凝固、對色彩的攔截。看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對邊疆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戈壁沙漠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邊疆事業的誠摯熱愛。沙漠、戈壁、草原、雪山,都留下他的腳印,從大漠戈壁到雪域高原,從農家小院到牧民氈房,從滄桑老人到天真兒童,從紅柳胡楊到莽莽草原,他都用心去觀察發現,用鏡頭去捕捉瞬間,于細微處見精神,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攝影不僅是一種發現美、展示美的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更能反映出鏡頭背后攝影者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態度。兆國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把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攝影藝術中,潛心鉆研——從攝影史到繪畫史,從古希臘到拜占庭,從寫實到抽象……他的精神和靈魂已住進了他的照相機里,住進了膠片里,住進了無盡的色彩和線條的變幻里。大自然的喧囂和沉寂讓他感到陌生和好奇,也使他感到生命的新鮮,這是他對生命的一種求證。
通過這些年的攝影活動,兆國充實了生活,開拓了視野,陶冶了情操,促進了工作。如今他將作品匯之成集,展示于眾,讓更多的人一起欣賞和分享,這也是他對生活、對社會的又一貢獻。
(責編 信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