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關鍵詞]大學生;考試作弊;誠信教育
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屢見不鮮,學生對于誠信的理解踐行距離學校、社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幾次成功的作弊會讓學生迅速產生心理依賴,就算以后在考前認真復習,一旦遇到難題,就會馬上想到那條“退路”,很難咬牙堅持。長此以往,在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都會在潛意識里做好投機取巧的準備,很難憑借堅毅的品質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攻克難關。
透過現象,我們要冷靜思考,大學生作弊行為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該如何應對?在此筆者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大學生作弊行為的歸因
(一)內因
1.放松心理。有些大學生進入大學校門后,有了放松學習的心態,甚至錯誤理解了大學生活的自由和寬松,一入學就忙著加入各種社團,參加各種活動,把學習當成副業,到了期末考試時便利用作弊來蒙混過關。
2.過關心理。有的學生認為進了大學就進了保險箱,平時不努力學習;有的由于學習基礎差,學習起來很吃力,害怕考試不及格要補考、重修或退學;還有的平時熱衷于打工賺錢、談戀愛、泡網吧、玩游戲等,無暇顧及學習,到了考試的時候,便想以作弊的方法達到及格的目的。
3.虛榮心理。有些大學生為能鞏固自己在班級學習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或者贏得老師和家長對自己的贊賞,同時也為自己評優、入黨、就業等創造條件,從而采取作弊行為意圖獲得更高的分數。
4.從眾心理。有些大學生發現,平時不怎么用功的同學通過考試作弊,功課都及格甚至分數較高,因此心理不平衡,覺得不作弊吃虧了,于是也加入了作弊的行列。
5.僥幸心理。有的學生認為只要自己作弊隱蔽些,手段高明些,也許就不會被發現,抱有一種僥幸心理,他們幻想著既作弊,又不被發現。
6.學習目的不明確。有些學生因沒有如愿進入自己理想的專業,造成專業思想不穩定,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生對一些課程不感興趣,或者自己認為不重要,平時不愿意學習,考試只好作弊應付。
7.對誠信認識不足。有的大學生認為只要我不對他人失信就是誠信,考試抄襲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做的事情不涉及誠信問題;有的同學認為從小到大一直在搞誠信教育,沒有一點新意,對誠信教育缺乏興趣;有的認為在現代社會環境里講誠信就會吃虧。
(二)外因
1.社會風氣的影響。近幾年,國家和地方對高校學生的獎勵、資助力度逐年加大,名目眾多的獎金、補助讓學生難以自持。在不掛科的前提下,成績在全班中等偏下,家庭條件一般,那么每學年各種獎金加在一起至少能得一千元。如果掛科,就一分錢都得不到;如果成績越好,就越有可能拿到高額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從而在考試的時候鋌而走險。
2.學校風氣的影響。在多數學生的錯誤觀念中,考試作弊是可以理解的。學生自覺性、自制力較差,起初并沒想作弊,但發現有其他同學作弊且監考老師沒有發現或不管時,一種“不平衡”的感覺會油然而生,從容地加入作弊的行列。
3.監考老師“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后果。多數的學生有過違紀作弊行為,但在歷次考試中被抓住并報送學校處理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數學生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所有的學生都知道違紀作弊被抓住的后果,也就是說,違紀作弊的學生百分之百屬于“明知故犯”。大多數學生之所以心存僥幸,可以說監考不嚴是重要原因。
4.教育體制的弊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首先強調的是教育機構應該教給學生做人之道,而當前中國的教育重心在“授業”上。盡管目前中國的大學都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但重理論輕實踐,很難真正提高大學生的德育水平,特別是大學生的誠信品質。
二、應對大學生作弊行為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
從作弊者主觀因素分析可看出,不管是何種心態的作弊行為,都集中反映了考生不誠實的一面。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緊密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積極給予引導,及時指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不誠實行為,樹立講誠實、重信用的良好品質;注重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形成健全的意志,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這樣取得的真實成績不僅可以增強自信心,而且可以培養自強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懷。
(二)加強監考力度,配以科學的處罰措施
監考教師要認真嚴格地抓好考場紀律。加強監考力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盡可能杜絕學生作弊的條件;二是發現作弊情況后及時有效的處理。監考不得力還有另一原因,即過于嚴厲的處罰措施,容易造成大量的寬縱。“留校察看、建議取消學位”對一個學生來說打擊是沉重的,在正面教育背后也存在著消極的一面。因為監考教師多為任課教師或輔導員,監考過程中摻雜一定的感情因素,大多數老師對于學生都不愿意“一棒子打死”。但是同情姑息作弊行為不是“寬容”,而是“縱容”,監考老師應該拋開感情因素,認真履行監考職責。
(三)改革考試制度
現在的考評形式基本就是兩個小時的筆試,這不僅不能客觀衡量一個學生一學年以來的學習水平,更滋生了部分學生押寶這兩個小時的筆試,鋌而走險,孤注一擲,以身犯法。應以多種考評手段相結合,客觀、立體地評價學生學習水平。也可以考慮增設期中考試或單元測驗,將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分期分段考試,減輕每次考試給學生的壓力,這樣也能在學期中經常性地促進學生學習。
三、注意作弊學生的心理輔導
學生考試作弊被輯后,大多是按照學生手冊相關條款處罰,并進行批評教育,而且通常以批評為主,但是對大學生考試作弊被發現后的心理輔導卻關注較少。有的學者調查發現作弊被發現后有47%學生表現出擔心和焦慮,33%的學生感到愧疚自責。這些學生由于得不到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干預,會導致他們產生荒廢學業、報復社會,甚至消極厭世等極端的反應,從而影響正常學習生活,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給學生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所以我們應該在批評、處罰的同時,注重作弊學生的心理輔導。
總之,學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校園考試作弊違紀現象的危害性,加強誠信教育,完善教育體制,培養良好學風,為構建和諧校園奠定扎實基礎。□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