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坤
摘要:探究式教學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引入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應用
實施探究性教學是課改的基本要求之一,探究性教學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探究性教學對于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從學習的過程中體驗科學過程與各種科學方法有著突出的作用,能夠發展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所需的能力,逐步養成通過科學探究進行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一、探究式教學概述
著名教育家施瓦布曾經指出:“如果要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學習比通過積極地投入到探究的過程中去更好呢?”這句話對探究性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目前對探究性教學的定義沒有統一,但是基本都包含了三個方面:科學探究、探究教學的基本程序以及探究教學應該秉承的基本精神。
科學探究可以指的是科學領域里的探究,即科學家提出關于自然界的各種問題,探索答案,深化理解的一個過程。也可以是指學生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探究,即是指的學生用來獲取各種知識、領悟各種先進的科學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對自然界所進行研究的各種方法、活動。總的來說進行探究教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提出問題;②進行假設;③制訂出一定的可行的方案;④方案的實施;⑤根據方案的實施得出結論;⑥交流推廣,通過各種方法來將自己所得出的結論進行交流推廣。探究教學中所應該秉承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三種:①求知精神。求知精神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首要特征;②進取精神。進取精神的存在使得科學家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能夠“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③求實精神。探究活動必須要保持其真實性,不能夠造假,所作的假設必須是可以被檢驗的,并經得起檢驗。
二、探究式教學的實施
1.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為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打下基礎
在探究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必須要營造出和諧民主的氛圍,并要建立起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這樣做能夠讓學生在進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不因對教師心存畏懼而不敢發言,從而影響到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效果。同時生物教師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同等學習與發言的機會,特別是那些個性較強、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家庭條件不好,經常犯錯誤的學生。教師不能夠將發言表現的機會全給成績突出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機會發言,表達心中的想法。有爭論才有探究。沒有準備,是很難有機會發言的,也是很難在探究式學習中一展自身所長的。為了能夠讓那些學習不理想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探究式教學活動中來,應該讓他們有準備的時間。
2.創設問題情境,帶動學生去進行探究
在新課導入時創設問題情境,能夠制造出懸念,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探究。通過實例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激發出探究的欲望。在生活中有許多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農業生產問題。這些問題應用得當將有利于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探究、遷移、應用,再結合實際的情境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筆者在教學《從生物圈到細胞》時是這樣處理的:
先給出材料:“2003年初,我國廣東省首先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隨后,山西、北京等省市也陸續發生非典疫情。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災害,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際往來。”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究:“SARS病毒侵害了人體的哪些細胞,是如何危及人的生命的?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是如何生活與繁殖的?”在這兩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對課堂上將要講述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讓他們主動地進行探究。
總之,我們必須對探究式教學這種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制訂出合適的教學策略,讓探究式教學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是我們也必須要同時認識到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它的理念比較先進,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必須要注意它的適用條件,切不可濫用。
參考文獻:
[1]田義宏.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
[2]劉成蓮,葉忠.新課標下的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J].西北職教,2009.
(作者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暨華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