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群人隨著施特勞斯的圓舞曲扭起大秧歌;如果一一桌食客拿著刀叉享受一餐中國盛宴;如果——一個穿花衣服的男士問另一個沒有穿花衣服的男士:“你有花衣服嗎?”
你一定會奇怪:呦,這是在哪兒啊?這是多么奇怪的話題啊?這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啊?呵呵,這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尼山圣源書院和北京四海孔子書院共同舉辦的2011尼山“國際中國文化師資班”上特有的一景。
首屆“國際中國文化師資班”,被學員們戲稱為“尼山儒學夏令營”。在課堂上,有兩個白發蒼蒼的老外擔任主講老師。一個是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安樂哲教授,一個是美國布朗大學的羅斯文教授。
聽說出生于加拿大多倫多的安樂哲今年已經64歲了,他是目前海外中西比較哲學界的領軍人物,現任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夏威夷大學和美國東西方中心亞洲發展項目主任、《東西方哲學》主編、《國際中國書評》主編。在當代西方漢學界和哲學界,安樂哲是最響亮的名字之一。而與他一起講課的美國布朗大學的羅斯文,還同時出任美國馬里蘭圣瑪麗學院人文科學杰出的終身教授,羅老今年已經77歲。
在“尼山儒學夏令營”一個月的時間里,兩個高齡老外和中國教授、中美的學員學同室、餐同堂,沒有距離,沒有隔閡,探疑詢惑,爭駁辯難,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在孔子的故鄉實現了既深入又廣泛的中西對話。
更有意思的是,在“尼山儒學夏令營”里,除課堂講授、講座之外,還包括豐富的座談研討、參觀、調查、訪學以及地方戲曲、太極拳、傳統醫學、電影欣賞沙龍、茶道、吟誦、書畫藝術、剪紙、琴、棋、陶瓷等文化體驗活動,得到學員一致好評。
(責編:田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