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楚
【摘要】隨著電子白板的日益普及,教師在教學中借助電子白板平臺,讓學生通過數字化教學活動觀察生物現象、探究生物問題,體驗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解塊生物問題的可能性和優越性。在這個平臺上,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和“學”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逐步推進信息技術在課程實施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電子白板 生物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88-01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地落實生物課程的目標,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電子白板作為一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結合了傳統黑板和計算機多媒體兩大教學技術的優點,為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更為強大的交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和“學”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逐步推進信息技術在課程實施中的有效應用。
電子白板為師生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提供了最大的技術保障;在課前準備時教師可以將重點轉移到關注教材內容選取,關注教學設汁,關注學生認知特點和實際情況中來。使現在的課堂更具有開放性和發展性,讓師生都能積極發揮主觀能動作用,體現師生互動的和諧與統一。
二、電子白板應用于生物課堂的探索
1.在電子白板支持下調整生物的教學內容
(1)突出內容的基礎性和先進性
新的課程標準適當地增加了一些反映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對生物教育所要求的新內容,增強了時代的氣息,在電子白板上使用一些教學軟件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些新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簡化一些偏重技巧的訓練內容,重視滲透近、現代生物的基本思想和觀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更多的時間、精力進行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反映生物內容的本質。
(2)重視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教育性,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知識背景提出中問題,以此引入生物知識。過去由于技術的限制,學生只能接觸那些預先經過教師加工的,非常“理論化”的應用問題,失去了應用問題的“真實”性。而借助交互白板這個平臺,教師可以積極調用各方面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還原現實的課堂教學,使學生逐漸形成對生物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2.在電子白板支持下展現生物知識的形成過程、優化內容的組織結構
(1)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觀察、操作、分析、類比、歸納”等實驗研究方法,作為生物教育工作者,不能只給學生看到它是“已經組織好”的邏輯演繹系統,還應該把反映生物實驗性一面展現出來。新的生物課程重視知識的“來龍去脈”,要求展示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和應用過程。利用交互白板平臺就可以具體實現這一過程,更加直觀地給學生一種深刻的學科影響。例如,《生長素的發現》一節中,涉及到達爾文父子、波森和詹森、拜爾以及溫特的實驗,這四個實驗都是動態的,抽象的,并且時間跨度大,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學生不易理解。教學中可以用電子白板來模擬和再現這四個過程。在電子白板上模擬展現光源、模擬生長素的分布與運輸方向、同時也可以形象化地展示出莖的生長情況。從而讓學生很容易得出這些實驗活動的結論,理解生長素的從產生到分布再到莖生長的機理。這些過程用以往的傳統技術很難達到效果,而電子白板卻能輕松地實現。
(2)把握生物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優化教材內容的組織結構
有了電子白板教師就能輕松自如地調整某些知識內容前后次序和組織結構,幫助學生在不同知識領域之間建立聯系,讓課堂教學體現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特點及其主觀能動性。例如,細胞分裂圖析的教學中,教師一般要組織9-11張不同的細胞分裂圖進行分析講解,以往也就是“先老師講課——后學生鞏固”,教師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大多是成品,其內容無法改變,使學生在演示過程中無法參與。現在借助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就可以融合多媒體計算機、投影、黑板的優勢,將掛圖、板書、影視播放、交互操作等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從而解決了黑板和投影演示功能不能相結合的矛盾。課件播放過程中,可以根據課堂需要添加、刪減或調整內容,對于學生的一些發散型思維,可按照學生的回答來演示,并且隨時可以在電腦界面、白板界面上用鼠標、白板筆進行標注、修改、調整等,學生能與教師進行討論,及時反饋和評價,充分發揮師生間的互動性,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從而使細胞分裂圖析的教學目標在輕松的氣氛中得以實現。
3.在電子白板支持下輔助師生進行反思、改善評價方式與方法
(1)重視課堂小結,促進師生共同反思和領悟
課堂小結是對所授知識的一種再認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思考,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利用電子白板的信息保存與視頻錄制功能,輔助教師快速回顧、講評前面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完成課堂小結。電子白板記錄的板書隨時都可以查閱,便于學生課后整理筆記使用,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課堂上學生就可以全身心地關注、參與教學過程。同樣在課堂上學生隨機生成的問題和教師的靈感都因電子白板而得以保留,這對教師課后開展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模式都將是一筆寶貴的實踐財富。
(2)發揮學生評價的主體作用,實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生物學習評價不應只是認定,更重要的是激勵和調控,單一的考試評價模式往往會因為某些偶然因素,使得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喪失生物學習的信心。教師應該給學生多一些評價方式,更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和鼓勵學生切實改善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多地發揮主體作用,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主展示白己才華的空間。例如,在學習“生物多樣性衰減的原因”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進行列舉。教師事先準備好,待學生一條條列出時,可以將與學生回答一致的內容調出并呈現出來。這樣教學過程可以按照學生的思路開展,不會像PPT課件那樣只能按部就班地呈現教師預先設計的內容。學生列舉不全的,教師還可作補充,并添加上去。而對于學生列舉出的不太合理或非主要的原因,教師則可以組織討論,及時更正或作出說明。等一堂課結束,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儲存或拍照功能將之保留下來,作為后面班級的參考,最后經整理后還可以加入到自己的教學資源庫,以備需要時隨時調取。這些功能都是其他教學工具難以實現的。
總之,交互式電子白板正以破竹之勢走進中小學課堂,毫無懸念地成為了這次課堂教學改革浪潮的重要參與者。它是集書寫、顯示、交互、通訊、存儲、控制等功能為一體的教學媒體,比之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領域應用的優勢日益突出。本文只是筆者通過自己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的幾個應用實例,對交互式電子白板在生物課堂中運用的教學優勢作出了分析。還望同行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