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要: 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相對獨立,又是一個相互作用統一的整體。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中針對這四種能力的既“分”又“合”的訓練非常重要。作者借鑒漢語言寫作教學的研究成果,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及方法
高中英語大綱對寫作的要求是:(1)能用英語書寫摘要、報告、通知和公務信函等;(2)能比較詳細和生動地用英語描述情景、態度或情感;(3)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評述他人的觀點,問題恰當,用詞準確;(4)能在寫作中恰當處理引用的資料及他人的原話;(5)能填寫各種表格,些個人簡歷和申請書,用語基本正確、得當;(6)能做簡單的筆頭翻譯;(7)能在以上寫作過程中做到文字通順,格式正確。教師需要認真設計各類練習,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寫作訓練。這其中重要的任務是如何將引寫、摹寫和自寫三個層次學到的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英語學習中的四種基本能力聽、說、讀、寫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提高;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提高。但是,會聽不等于會說,會讀不等于會寫。聽、說、讀、寫又各自獨立,都需要經過專門訓練才能培養起來。因此,中學英語教學中針對這四種能力的既“分”又“合”的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同時認為漢語言學習中面臨同樣的培養任務,同樣都需要經過專門訓練才能培養起來,盡管兩種不同的語言存在著諸多的差異和各自的特點,本文著重談談高中階段英語教學中作者借鑒漢語言寫作教學研究成果,將英語寫作教學設計為引寫課、摹寫課、自寫課三個層次教學策略的實驗與感悟。
一、引寫課教學策略及訓練方法
1.策略
引寫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寫作,以教師的精講為主。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的作用是引領學生進入寫作領域的向導。首先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體,深刻認識到寫作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在寫中有所感悟、在寫中培養語感、在寫中感受情感的熏陶。在教學中注重將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鼓勵學生質疑,在“問題驅動”下,學會解決問題,把寫作行為內化為自我內驅力——主動寫作。結合幾年的教學經驗,筆者對教材中各單元的不同文體的寫作方法總結歸納,整理出一套寫作文章的策略。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基礎課寫作教學模式有步驟地把寫作目的、方法及語言能力傳授給學生,教學生大致按照下列步驟寫作。
(1)Activities before writing for interest;
(2)Activities while writing for comprehension;
(3)Activities after writing for production;
(4)Writing individually.
在這一環節中要先注意引導學生對學習對象進行周密細致的整體觀察,然后觀察它的各部分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最后形成有關學習對象的清晰表象。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中要遵循學生認識規律,運用整體教學的原則,充分利用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表層理解,再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加大力度,循環加深,最后整體推進,深層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2.訓練方法
引寫訓練主要指與寫作材料是在體裁和題材上一致或較一致的寫作訓練。如,寫作教學中學習了Jims Train Ride,寫一篇個人的旅游趣聞,學習了The Football Match,寫一篇校運會報道等。
二、摹寫課教學策略及方法
1.策略
模仿是學生學習時心理的需要。學生的一切學習最初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就是學習,學習英語也不例外。經過一個時期的引寫訓練,學生已初步具有主動寫作動力,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思維習慣并已基本掌握初步寫作文章的方法,為摹寫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時應適時提出新的寫作要求——摹寫。
摹寫是指學生依據“引寫”的格式與步驟進行寫作,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運用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逐步自學寫作,也是教師逐步放手的過程。在摹寫課上,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運用所學知識自行寫作。教師既要對學生“引”在學生迫切需要指點的節骨眼上,引導其形成技能,又要“導向”嘗試創新上,為更高層次的英語寫作奠定基礎。這一環節中,通過學生的反饋,及時查缺補漏,尋求新的學生主動寫作動力、良好寫作習慣、思維習慣的形成,發揮引寫課教學的最大效能。
2.訓練方法
摹寫訓練主要指與寫作材料無論是在體裁和題材上不一致或基本不一致的寫作訓練,如寫讀后感、讀后回答問題、看圖作文等,也可以是某種特定的文體。
三、自寫課教學策略及訓練
自寫是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前提下獨立自學寫作,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是一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能力的過程。在小組中,學生交換信息,運用所學的知識,發現問題,共同分析討論,解決問題,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一過程不僅使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得到了訓練,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同時,在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學習,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從“引寫”到“摹寫”再到“自寫”的過程是一個學習——運用——掌握——提高的過程,正好實踐了葉圣陶“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這也是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最終達到讓學生學英語、想英語和用英語的目的。
高中階段,要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一個牢靠的基礎。在教學中只注意一部分能力的培養而忘記了其他能力的重要性,將會嚴重削弱這個基礎。只注意聽和說而忽視讀和寫,學生的聽說能力既難以保持,讀、寫能力的發展又將受到限制。因此,努力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并協調聽、說能力,從多角度認識英語,實踐英語,提高活用英語和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子成.中學英語教學建模[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張國強.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