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紅
摘要: 整個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四種技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寫的訓練貫穿教學全過程,即運用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思想交流。本文討論在教學中如何運用技能練習英語寫作,從而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效率。
關鍵詞: 高中英語書面表達培養方法
一、緊扣課文,做好基礎工作
1.從詞與詞組入手,訓練學生造詞造句的能力。
詞是句子的最小單位,不同詞性的詞組合構成句子,因此,要充分利用課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匯、詞組、例句引導學生進行口頭造句。盡可能多做一句多譯、同義詞互換、聯想正、反義詞等練習,這樣在實際應用中遇到較難表達的句子,學生也能自如把握。例如,“他對英語感興趣”,大多數學生會很自然地說:“He is interested in English.”因為大家對be interested in...(對……感興趣)這一句型較熟悉。同樣,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詞或句型表達相同的含義。如譯成:(1)He has/takes/shows an interest in English.(2)He likes/loves English.(3)He develops his love for English.等。再如:“中關村對商業和科學有積極的影響”既可譯成:“Zhong Guan Cu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usiness as well as science. ”又可譯成:“Zhongguancu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usiness and science.”“他會說英語和法語”譯成:(1)He speaks both English and French.(2)Besides English,he can speak French.(3)He can speak English,he can speak French, too.(4)He can speak English as well as French.等。此類例子不勝枚舉,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常鼓勵學生做“一題多譯”的練習,開拓思維,提高應試能力。
2.培養學生朗讀、背誦、復述課文的能力。
一般來說,聽與讀的訓練量必須幾十倍地多于說與寫的量,才能較自如地在口頭上或書面上表達想要表達的思想。漢語講究“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英語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應堅持讓學生朗讀課文及背誦課文,培養良好的語感,還應注重對學生復述課文能力的培養。在課文梗概教學結束時,準備一些關鍵詞(key words)讓學生口頭復述課文(retell the text)或按圖片或按掛圖、問題等形式復述課文。對于一些邏輯性較強的文章和一些說明性文章,可以通過問答列出提綱,整篇文章的提綱列好后,再讓學生按提綱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有時,對于一些用第一人稱寫的文章還可讓學生改換人稱復述。至于一些劇作類型的課文,可讓學生選一角色復述有關課文內容。這樣做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培養寫作能力。
3.自由表達能力。
現行高中教材題材廣泛,有好多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因此,在課文結束時,可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向學生提些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自由發揮,適當加以指導,在討論中感受主人公對事業無比執著的精神及對生活的樂觀、對科學的嚴謹。此外,還可以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提那些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激發他們的興趣,既訓練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寓教于樂。
二、廣泛閱讀,注重日積月累
1.多閱讀、多仿寫。
在實際寫作中,學生時常犯這樣的錯誤,他們把文章看作單純的詞匯和句子的堆砌,甚至在文章中夾有漢語,因此,選擇恰當的文章作為學習寫作的藍本是極其重要的,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表達習慣,規范語言表達,少犯或不犯中國式英語錯誤。在寫作的初級階段,應盡量多模仿,多改寫一些簡潔生動的文章。
2.多閱讀、多積累。
閱讀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要盡量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多閱讀與所教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指導學生按題材分類,制作小卡片,積累一些常用表達法。如漢語中的“微”字和不同的詞搭配,在英語中要用不同的詞表示“微”。微風(gentle breeze),微云(thin clouds),微火(slow fire)。又如:毀約(to break an opportunity),不說(to destroy an opportunity);深深地懂得(to understand fully),不說(to understand deeply)等。把這些常用表達融入寫作的語言情景中。
三、仔細研究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掌握必要的寫作策略
考生要想在寫作中得高分,首先要明白什么樣的文章才能得高分,所以,老師要結合范文講出哪些是內容要點,哪些是較高級詞匯和較復雜結構,哪些是有效的連接成分等,讓學生對檔次不同的文章加以分析,相互觀摩,相互分析。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審題。根據寫作任務,要求學生認真審讀圖表或提綱,領會意圖,捕捉信息,確定文章時態及體裁。
2.寫提綱。教師引導學生構思文章要點,寫出每個段落主題句和關鍵詞,然后確定細節和內容要點。
3.寫初稿。經過審題和列提綱后,學生開始寫作,教師指導學生有意識地使用固定句型,使用關聯詞,把段落按邏輯順序連成一體,形成基本連貫的初稿。
4.檢查錯誤。檢查是書面表達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完成初稿后,老師指導學生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修改和查錯。
(1)看要點是否齊全,有無遺漏;
(2)體裁是否恰當,有無偏題;
(3)內容是否連貫,有無缺詞;
(4)語法是否正確,人稱、時態、語態、冠詞及名詞單復數等有無錯誤;
(5)用詞是否得當,有無習語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錯誤;
(6)最后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無合適的連接及過渡,經過有效的訓練,學生犯的錯誤會逐漸減少,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定能提高。
總之,“閱讀使人豐富,寫作使人嚴謹”。只要持之以恒,再加上科學方法的指導,相信學生就會在書面表達這個題目上獲得高分。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雷敏.高中英語寫作問題與一些改進實踐.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10.
[3]戴世英.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基礎教學外語教學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