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芳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111-01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工程,而心理輔導正是從培養學生的素質出發,培養他們的理論素養,思維能力,應變能力,道德面貌,鑒賞能力,面班主任是以上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班主任工作是關系到一個學校的校風建設的關鍵所在,而班風建設又是校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要教育好學生樹立良好班風,必須先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努力與學生平等相待,平等溝通。用“平視”的眼光看學生,用自己的心去換得學生的心,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兵家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本文僅就用“攻心”之策來做好班主任工作,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以饗同仁。
一、賞識,能使師生心靈距離拉近。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在他的著作《幼兒才能開發》一書中說過,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能力,盡管受到父母和老師充滿無限愛心的摧殘,但有的仍然成了才。鈴木用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方法去培養小提琴手,允許失敗,不訓斥,盡情贊美,讓孩子毫無壓力地、充滿自信地在快樂中學習,每年就能造就700個達到莫扎特同齡水平的孩子。“允許失敗,不訓斥,盡情贊美”,這就是賞識。
現在很多家長和班主任都覺得學生越來越難教育了,尤其是初中生。他們正值由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的過渡期,心理和生理方面正發生著變化,具有較強烈的逆反心理。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亮點。因此,班主任必須學會賞識學生的情感與行為,這樣才能拉近師生的心靈距離,使教育活動獲得神奇的效果。有些學生是因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喪失進取之心,這時候,別人的賞識顯然是很可貴的,尤其是心目中的權威的贊賞更會讓人激動不已,此時便是教育的最佳時機。請問,還有誰會拒絕這樣貼心的教導?
有一次,有人問比爾·蓋茨為什么會有今天的成就。他想了一下,說,我的媽媽從來不拿我和別的孩子比,不管我做什么事,媽媽都可以從中找到值得稱許的地方,給予充分的贊美。由此可見,賞識不是萬能的,但沒有賞識卻是萬萬不能的。就像陽光雨露,不是生存的全部,但決不可或缺。
二、靈活,能使矛盾化干戈為玉帛。
有一名女同學名叫小丹,她的性格像個男孩子,經常在課堂上搞小動作,與同學說話,勞動時也是出工不出力,有時還說一些打擊同學積極性的話。我感到這個女孩具有強烈的逆反心理,對一切事情都那么冷漠,甚至與積極思想唱反調。通過調查得知,該生家有三個女孩,她的奶奶重男輕女觀念嚴重。長期的家庭矛盾,使孩子產生極強的恨世心理。對于這種病態心理的學生,教師在教育時尤其要注意方法。教育方式要深入人心,簡單粗暴,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這就需要教師靈活應對,想辦法讓學生接受你的教育觀點。如上面談到的那位同學,我們可以與她換位思考,站在她的角度上感受生活。當她承認你,與你產生感情共鳴時,教師再正面引導,這樣,教育工作就順理成章了。
三、豁達,能使班主任輕松開展工作。
豁達是一種樂觀、豪爽的心態。人生在世,常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僅二三”。遇到不平事怎么辦?若火氣沖天,怨天尤人,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使自己深陷懊惱與憂傷之中,這對自身身心健康之損害恐怕是不言自明的吧。正確的應對之策乃心胸豁達,這樣便可幫助自己及時驅散心中的郁悶與痛苦,把“火氣”與“怨氣”化為前進的動力,永做生活中的強者。筆者認為,班主任要有穩定樂觀的情緒,要學會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承受各種挫折和壓力。在學生面前經常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做到豁達、寬容、坦誠、開朗,以愉快的情緒感染學生。
豁達是一種自信,進取的精神。“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生活,就意味著拼搏與競爭。這里面既有成功,也有失敗;既有誘人的鮮花與掌聲,也有失落的痛苦與悲哀。面對生活中的崎嶇與不平,正確的對策便是以豁達的態度處之。有了豁達的心懷,我們就會更好地領悟到:失敗與成功,痛苦與歡樂,失意與得意,往往相伴而行,并形成一個個循環反復、螺旋式推進的周期,試問,生活、奮斗,哪條道路不是曲折的?如果我們用豁達的態度來看待人生,用理智的態度審時度勢,做到既不為升降沉浮所困,也不為生老病死所苦,那么我們就會永葆自信、進取的精神,勇往直前。
豁達是一種寬容,大度的性格。豁達大度者在與人交往時能以誠相待,寬以待人。在教育實踐中,師生之間經常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與沖突,這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如能以高度的覺悟、深摯的情感、博大的胸懷來對待,正確運用教育機智妥善處理,則教師的威信就會大大提高。也就是說,要以豁達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學生,胸襟要開闊,溫和、平淡地看待從教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沖突,不快樂的事不去過多追究。用豁達平和的心態去與學生交往,師生間能彼此心靈相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與自己聊天,毫無保留地傾訴心事,這遠比斥責效果好得多。
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須隨時睜大眼睛,洞察學生的一切。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一定要耐心地為他們解開心結,使他們學會如何更自信,如何走向成功。希望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能以平和的心態,追求真誠、追求上進、追求和諧、追求公正,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參考文獻:
[1]《班主任工作藝術》,米裕慶著,北京市青少年出版社,2007年2月
[2]《班主任工作漫談——獻給青年班主任》,魏書生著
[3]《班主任工作指導手冊》,顧靜漣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4]《這樣當好班主任》,李鎮西著,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