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馳
摘要放棄一個學困生,對班級而言,也許只是多了百分之幾的不及格率;而對他的家庭來說,則意味著百分之百的失敗。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唯一的、全部的希望。作為老師,不應該輕言放棄。學困生都有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教師應該先透視他們的心理的表現(xiàn),挖掘造成他們這種心理的根源,然后針對情況進行疏導。
關鍵詞學困生心理障礙心理疏導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1學習困難生的心理障礙
(1)有較強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學習困難生與一般學生相比,具有更強烈的自尊心,也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贊揚,但是由于基礎差,意志力薄弱,自身的缺點多,得到的往往是批評和挖苦。強烈的自尊心與事事的不如意使他們產(chǎn)生了自卑感,對學習失去信心。他們由于學習成績不好,便會想法從其他方面特別是不良行為上出風頭來滿足自己的好勝心。(2)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思想,對前途的迷茫。不正視自己,自認為學習不如別人,無奈家長又逼自己來學校,就產(chǎn)生了在學校養(yǎng)一下身體,厭學的思想。無緊迫感,熱衷于交朋友、上課睡覺、玩手機、上網(wǎng)吧、玩電腦、追求穿戴。(3)害怕困難,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差。在學習上遇到難題輕易放棄,不主動想辦法去克服。有的雖然通過一定的努力,但成績一下沒有得到提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棄,缺乏意志力。(4)情感異常,易沖動。由于學困生成績差,受到來自家長、教師的不當教育,喪失學習信心,內(nèi)心痛苦、憤恨,因而感情異常易被激怒。發(fā)作時火冒三丈,易產(chǎn)生沖動的攻擊性行為,如破壞公物、打架、傷人等。
2學困生的心理疏導
馬卡連柯說:“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如果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質量差,不合格,那不僅是教育的失敗問題,還會直接對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必須形成“轉化一個學困生與輸送一個優(yōu)等生同樣重要”的共識。學困生心理疏導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熱情的教育,誠摯的關懷。自尊心是差生克服困難,積極向上,自我教育的內(nèi)部動力。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自卑感較強烈,表現(xiàn)出諸多的不良行為習慣等,使有的教師對學困生產(chǎn)生嫌棄或歧視的心理。因此,要轉化好學困生,我們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于如何去愛護學生。”這告訴我們要懂得去愛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要尊重他們,讓他們能抬起頭來走路,不要傷害他們脆弱的心靈,與他們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對他們熱情關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主動在情感上接近他們,時刻關心他們的心理表現(xiàn)和心理變化,從解決矛盾入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通過談心、交朋友,使師生間架起和諧的情感之橋。
(2)讓學困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現(xiàn)代教育理念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知道,學困生一般不是學習的主人,他們認為,我之所以要學習,不過是為了避免父母的指責或老師的批評罷了,根本無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對學困生要注意學習動力的誘發(fā),轉變其思想,改變對學困生的態(tài)度,給學困生傳遞科學的學習方法,肯定學困生的成功,并不斷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平時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如簡單的問題讓這些學困生回答,布置作業(yè)和練習題時分必做和選做題,在每次單元測驗考試前給他們定好切合實際的目標,測驗考試老師可以給學困生輔導一些與考試題目相類似的題目,學困生不懂的再給他們細細講解,直到他們弄懂為止。當學困生獲得初次成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幫助學困生總結成功的原因和方法,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激勵學困生對新的更大成功的追求,讓學困生不斷嘗到成功的甜頭,精神上得到滿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認識學習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意義,從而形成長遠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自主性。這樣,混日子、厭學、輟學的念頭也會隨之消退,學習興趣也就不斷增強。
(3)學會悅納自己,進而表現(xiàn)自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其實學困生并非樣樣差,他們有其特長,只是未發(fā)現(xiàn)或未在合適時機發(fā)揮出來。教師要指導學困生全面認識自我,學會悅納自己,引導他們充分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點,并讓這些優(yōu)點得以張顯,讓他們覺得自己不但不比別人笨,自己還有別人沒有的長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根據(jù)學生特長,提供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進而增強自信,表現(xiàn)自我。我班馮程有很重的自卑心理,由于學習成績差,所以在同學面前沉默寡言。我了解情況后,便主動與他接觸,一段時間下來,我發(fā)現(xiàn)他畫畫特別好,于是我就鼓勵他參加報名學校組織的書畫比賽。結果馮程的畫以扎實的功底獲得了一等獎,我就借此機會表揚了馮程一番。從此之后,全班同學對馮程都另眼相看,主動與他交談和請教畫畫,馮程自此之后也開朗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卑,學習成績有所提高,還敢于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
(4)選準突破口,解決主要問題。學困生的缺點往往較多,很多缺點又都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學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和缺點。比如:基礎差,對學習沒興趣,作業(yè)錯誤多,知識上漏洞大,注意力不集中,紀律性比較差……此時,教師應耐心地找他們談心,讓他們開口說話,聽取他們的意見,從眾多缺點中選擇一個最重要、最不能原諒的問題加以解決,其余問題以后再說,做到不同的階段有所側重。選準突破口后,教師要嚴格要求他們,并在執(zhí)行中有配套措施,做到言行一致。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面對困難的堅強意志,引導他們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問題出現(xiàn)反復,我們不要灰心、泄氣、惱怒。因為學困生的轉化一般都經(jīng)過醒悟、轉變、反復、鞏固、穩(wěn)定的過程,不急于求成,讓他們在反復中不斷進步。如果急于求成,可能最終一個問題也解決不了。事物的主要問題解決了,學困生的不良行為習慣也會慢慢減少。
(5)多點賞識,慎用批評。蓋爾和伯令納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學生的評價是多么重要,我們看到一些教師從不對學生說一句好話,這種行為是不可原諒的!”人都喜歡表揚,在表揚聲中不斷前進。我們教師尤其對學困生要多點賞識,哪怕發(fā)現(xiàn)學困生身上一點閃光之處,即予以表揚,哪怕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一點進步,即予以鼓勵,哪怕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一處創(chuàng)新,即予以贊美,做到多表揚少批評。不斷得到老師的賞識,沉重的學習心理大大減輕,他們看到希望之光,從而產(chǎn)生了學習前進的動力,不再認為自己是“朽木不可雕”。
批評是我們教師常用的手段,而使用不當,容易損傷學困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我們有些教師通過直截了當?shù)姆椒ò褜W困生的弱點公布于眾,希望學困生借此“醒悟”,而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如學困生得了一個低分,教師批評時他們會認為:我的分數(shù)低,我無能,老師不喜歡我。基于這種誤解,他們會疏遠老師,在心里筑起一道防線。因此,教師在批評學困生時,要就事論事,不應該說一些侮辱人格的話。批評得當有助于學困生改正缺點,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上進心。
(6)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當學困生開始取得點滴進步時,老師要及時向家長報喜,讓他回到家里見到家長的笑容和鼓勵,更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學困生的教育,是我們長期而復雜的一項工程。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要當好學困生的心理醫(yī)生,抓其心,導其行,讓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使之成長為社會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