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馬立全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核心;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3—0030—01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學校領導進行教導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對一個班的學生工作全面負責,組織學生的活動,協調各方面的要求,對一個班集體的發展起主導作用。班主任的責任重大,工作辛勞而光榮、平凡而有意義。
一、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班主任工作繁雜而艱巨,可謂千頭萬緒,其核心就是要組織培養學生構建和諧班集體。根據我校實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辱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即集體主義精神。其目的: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言行成長與班級、學校、名族、國家息息相關。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中,懂得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學會做人,學會跟同學友好相處,懂得自己對集體的責任,懂得珍惜集體榮譽。
二、班主任工作常用的幾種方法
1. “身教法”。大家都明白,身教重于言教,“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道理。因此,班主任必須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教師的崇高形象。首先自己必須成為班集體中的一員,班級活動積極參加,與學生共商班上的事;其次,默默做好班級工作,以“身教”來影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例如,學生自學習慣沒有養成時,班主任應早點到校,坐在教室里備課、批閱作業,這樣學生到教室后必然受班主任影響會自覺進入學習。
2. “打預防針”。班主任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缺點都知道,尤其典型學生的缺點更清楚。因此,在學生可能犯某類毛病時,班主任應提前提醒他,可以減少再犯的幾率。如,班上某學生喜歡在周五放假時夜不歸宿在網吧玩,這時,班主任周五中午就可以找這個學生談心告訴他:“晚上按時返校,我在學校等你,或你回校后,在傳達室給我打電話,別忘了,我等你電話。”
又如,課間操有學生總設法逃避做操,這時,班主任可告訴他:“我在操場等你。”在錯誤沒有形成的時候制止錯誤,可以引導孩子理性回歸,他們嘗試到了防范錯誤的喜悅,自然就會逐步改變自己的壞習慣。
3. “談話法”。談話是班主任做學生思想工作的主要方法。自古有:“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的哲理。筆者認為這是給對方提意見時說的。作為主動給別人提意見的人,自己應該努力做到:忠言順耳,良藥如蜜。現在有些苦藥不是都帶有糖衣嗎?我們給別人指出問題、提出批評,目的就是為了對方樂于聽、積極改。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談話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是時機。有的班主任找學生談話不注意談話時機,自己生氣時找學生談話,或者學生情緒不好時找學生談話,效果都欠佳,我認為:應在學生心情較好時談話,效果會更好。
其次是環境。有些班主任批評學生時,愛在辦公室,愛在人多的地方,我認為:任何人都有自尊,有自尊才能更好地教育。因此,應找人少或無人的環境,而且環境應輕松、幽靜,以便于和學生交談。
最后是方式方法。可從學生的愛好談起,可從學生的進步談起,可從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談起。總之,避免用訓斥者與被訓斥者談話的方式,平等溝通,指出問題,樂于接受。
4.“組織班級活動”。班級活動,可以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集體榮辱觀;可以發揮學生潛在的各自優勢,培養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才;學生在活動中增長了才干,就會樹立團隊精神。為此,班主任可在班級組織靈活多樣的班級活動。第一,開主題班會,每學期舉行4~5次,落實班主任每學期思想教育的計劃。第二,開班會,每周或每兩周舉行一次,解決班上出現的正反兩方面的事情,培養正確輿論。第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第四,開展文體活動。
總而言之,班主任是學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學生的學習榜樣。班主任應有崇高的道德素養,飽滿的工作熱情,永不止息的進取精神。為人師表,做學生最可信賴的知心朋友。??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