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學
網絡科技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極大變化。無處不網絡,無時不網絡,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隨著家庭電腦的普及、校園網絡的建立,網絡延伸到教育領域,給教育模式的發展和變革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在當前高校,不僅學生可以在宿舍、圖書館利用電腦查詢網絡各種信息,而且要全面了解校園情況、選課、查學分也需要網絡登錄,他們隨身攜帶的手機、IPAD大部分都開通了上網功能……網絡無處不在,已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部分。然而,網絡信息的爆炸化、網絡內容的良莠不齊、網絡的虛虛實實給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大學生帶來了不小沖擊,給大學生思想品德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網絡視閾下,如何對高校學生進行有效的網絡教育工作?本文先從網絡對高校學生的影響開始分析,著力探究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加強高校德育工作。
一、網絡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分析
自21世紀以來,網絡發展迅猛,電腦走進千家萬戶,受網絡影響的青少年人群越來越龐大。大學生尤其是城市青年大學生,他們的生活與網絡密切相關,互聯網為他們展示了一個更廣大、新奇的世界,開闊了他們的視野,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樂趣,影響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1.網絡影響大學生的生活方式
對于時間相對自由的大學生來說,網絡的便捷給他們帶來了極大便利。他們從網上瀏覽新聞、財經、娛樂等各類消息,在網絡上交朋友,進行各種娛樂活動,聽音樂、看電影、下棋、打牌、玩游戲、偷菜……同學聚餐,他們在網上團購;手機欠費,他們從網上支付;出門旅游,他們選擇網上訂酒店。但豐富的網絡虛擬生活也給大學生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煩惱。不少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傳播色情、暴力、詐騙等內容,好奇心重、沒有辨識力的大學生往往深受其害。
2.網絡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方式
與傳統學習方式相比,網絡教育具有一定的優勢。網絡更新了學習手段,豐富了學習內容。一些大學生在網上看電子圖書、用MP3從電腦下載BBC口語教材練習口語。他們可以選擇上網絡學校,在網上聽名師講課……全國大部分高校都開通了網上選課,在校大學生可以憑自己的姓名和學號信息在校園網上選課。但是,網絡的開放性及內容的多樣性使得不少自制力不強的大學生上網成癮,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一些垃圾、有害信息更是對他們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副作用。
3.網絡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
互聯網信息的豐富性、開放性及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的強烈反差,加劇了各種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的碰撞,使得尚未成熟的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在多樣化中發生了混亂。一些垃圾信息、不健康的社會輿論導致其主流思想觀念的退化、責任感的削弱和道德觀的弱化,在價值取向方面出現一定的盲目性。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內容
網絡環境的復雜性、德育內容的寬泛性決定了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在網絡環境下加強高校德育工作,要從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倫理道德教育、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著手。
1.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要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這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高校要利用課堂、講座、圖片展覽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和社會責任感教育、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教育,還應在校園網上開辟欄目或成立專門網站,以文字、音樂、圖片、游戲或者電影的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搬上網絡。傳統德育工作往往以灌輸的方式進行空洞的說教,現如今,利用網絡的便捷、生動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做到內容生動,形式新奇,教育效果也顯著增強。
2.加強網絡倫理道德教育
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包括三個層次內容,即普世倫理教育、網絡道德教育及網絡人文教育。高校在教育工作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教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吸納世界經典文化,把現實中需要遵循的倫理與規范運用到網絡環境中。依據時代發展和學生需求,在學校網站或專門網站開辦倫理道德教育相關欄目,讓那些經常上網甚至成癮的大學生讀讀,給他們以心靈上的震顫、情感上的共鳴,洗滌心靈。
3.加強網絡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是把雙刃劍,現今網絡內容的紛繁蕪雜,色情、暴力、詐騙、犯罪、反動等內容大量傳播,給心理還不夠成熟的大學生造成了極大困擾。有的學生過分沉溺于網絡游戲、聊天或瀏覽,失去自制力,上網成癮;有的學生對兩性關系好奇而不得,心理扭曲或走上犯罪道路……
高校要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個性品質的培養,具體內容有網上心理測評、網上心理咨詢、網上心理輔導、網上心理治療、網上心理培養等;開設普及性的心理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網絡心理健康的預防教育;從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詢的老師和專家通過在校園網站開展心理咨詢網站、專題欄目、專題講座、面對面咨詢等形式向學生傳播相關知識;發放相關網絡性心理健康問題的問卷進行檢測,鼓勵學生進行自檢、咨詢及治療;輔導員等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實行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方式,及時了解、發現學生中存在的網絡心理問題,與家長、心理咨詢師聯動對其進行教育與幫助。
三、總結
總之,網絡視閾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是長期而艱巨的。從多方面加強網絡德育工作,其根本是將過去灌輸式的德育發展為主動式、互動式的德育活動,利用網絡這一高科技產物開創高校德育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周志.虛擬環境與思想教育,學校黨建與學校教育,2000,(2).
[2]陳巖.關于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