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坦
摘要:承接產業轉移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河南當前承接產業轉移的規模逐步擴大,引資來源地集中,項目質量逐漸提高,承載平臺在蓬勃發展,同時具有資源、人力、區位、土地等優勢。但軟環境建設不到位,面臨激烈的區域競爭,承接產業的層次仍比較低。在產業轉移的浪潮和中央扶持中西部發展的機遇下,河南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完善不足的地方,積極采取措施承接產業轉移,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自身經濟。
關鍵詞:河南;產業轉移;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0-0052-02
一、 河南承接產業轉移的現狀
1.招商引資規模逐漸擴大。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需要強力推進招商引資。目前,招商引資在河南全部18個地市幾乎都被列入了重點工作當中。2006—2010年,河南省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18.5億美元、30.6億美元、40.3億美元、48.0億美元、62.5億美元。2011年1至11月份,全省實際利用外資88.8億美元,增長58.3%,總額和增幅均居中部第一;實際到位省外資金3 686.9億元,增長47%;新增百威英博啤酒集團、瑞士迅達電梯、香港和記黃埔、日本NTN公司等4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河南,來豫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72家。僅2011年,河南省主動發起河南—港澳經貿交流活動、豫臺經濟交流合作之旅、河南-東盟合作交流洽談會、河南—韓國合作交流洽談會、豫京津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豫滬浙蘇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等一系列招商引資洽談會,在此期間,還積極參與與中央企業的對接活動,同時借臺唱戲,積極參加國家級招商引資經貿活動。
2.招商引資來源地保持集中態勢。2011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利用境外資金涉及40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及臺灣地區。新批以上三地區項目166個,占全省利用外資總數的70%。其中,港資、英屬維爾京群島、臺資項目數分別為133、12、21個,分別占80.1%、7.2%、12.7%;合同利用外資409 755萬美元,占全省合同利用外資總額的76.6%,其中利用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臺灣資金分別為347 852萬美元、39 144萬美元、22 759萬美元,分別占84.9%、9.6%、5.5%;實際利用外資516 144萬美元,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76%,其中利用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臺灣資金分別為384 339萬美元、70 639萬美元、61 136萬美元,分別占74.5%、13.7%、11.8%。
由此可見,河南引進境內外資金的來源地相對比較集中。
3.招商引資項目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河南招商引資項目質量不斷提高,一大批高質量的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產業和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這些項目建設對河南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例如,2010年8月2日,富士康首條精密電子生產線在鄭州進出口加工區舉行了投產儀式。富士康的落戶,將解決幾十萬河南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同時將帶動更多制造企業落戶河南,標志著更大范圍的產業轉移正拉開大幕。華潤電力登封有限公司是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進軍河南省的第一個大型電源項目,投產后年可發電33億千瓦時,將對改善河南電源布局,加速河南省作為華中區域火電基地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4.承接產業轉移承載平臺蓬勃發展。河南地處中原,以鄭州為中心,洛陽為副中心,形成了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等地區性城市為節點構成的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為承接產業轉移、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產業上,發展重點向鄭汴洛城市工業走廊、新鄭漯京廣、新焦濟南太行、洛平漯等四大產業發展帶集聚,通過“產業簇群化”發展,努力形成帶動區域產業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二、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分析
1.資源優勢。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河南還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氣居第11位。河南水力資源豐富,境內1 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水資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水力資源蘊藏量490.5萬千瓦,可供開發量315千瓦。目前,全省已修建水庫為2 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河南還是小麥、棉花、油料、煙葉等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9、油料產量占全國的1/7、牛肉產量占全國的1/7、棉花產量占全國的1/6。豐富的資源、能源成為吸引境內外產業轉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人力優勢。河南歷來為中國人口大省,具有相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2010年,河南常住人口為9405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7%,居全國第三位。同時,2010年,河南鄉村總人口為5781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61.47%,每年大約有2 300萬富余勞動力。這使河南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可以提供大量的勞動力。
3.區位優勢。河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重要的國家戰略綜合交通樞紐。河南省客貨運鐵路通車里程居全國首位。鄭州、商丘、洛陽、南陽、新鄉、信陽等都是國家鐵路交通十字樞紐。鄭州鐵路樞紐是國內交通最為繁忙的客貨運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鐵路客貨運編組站,鄭州東站是國內最大的鐵路運輸業務中轉站。新鄭州東站、鄭州高鐵火車站是世界上首座、規模最大的設計時速350公里國家高速鐵路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京港高鐵、新歐亞大陸橋徐蘭高鐵、鄭渝高鐵縱橫中原腹地。區位優勢為河南承接產業轉移增加了競爭力。
4.土地優勢。2010年,中央出臺《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其中在土地政策方面提出:在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指標的支持力度,優先安排產業園區建設用地指標。嚴格執行工業用地最低出讓價標準,進一步完善體現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最低價標準實施政策。探索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和年租制度。這為河南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 河南承接產業轉移的劣勢分析
1.軟環境建設不到位。良好的軟環境是生產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務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經濟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軟環境好,哪里就會聚集更多的生產要素,其經濟活動就會出活力、出效益。河南近年來通過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使本省的承接產業轉移軟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在法制建設、財稅政策、金融支持、思想觀念、政府行政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外來轉移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糾紛,很難找到一條便捷、高效、合理、成本低的司法途徑;在發展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融資難的問題。
2.面臨區域競爭。有發展就有競爭,河南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必然面臨著區域競爭的問題。因為發展的不平衡性和梯度區域的存在,國外產業入駐中國也會有一個選擇。河南處于中國中部,有自身的先天優勢,但是在軟硬件建設方面與東南部很多省份無法比擬,所以在這方面面臨著嚴峻激烈的競爭,而且河南要想趕超和勝出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3.承接產業層次低。河南省招商引資的項目質量雖然在不斷地提高,但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仍然存在盲目承接的現象,將發達地區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值、不適應當地發展的產業項目引入本省。承接的對象仍主要集中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缺乏資本密集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很多產業項目投入很多,但是收益卻很小,不但不能促進本省的區域經濟發展,反而嚴重地浪費了本省的資源、能源,給本省的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
四、 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的對策建議
1.完善承載平臺的配套設施。河南省目前面臨著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機遇。國家對中原經濟區、中原城市群的重視與支持都給河南承接產業轉移注入了活力。河南應以中原經濟區和中原城市群以及鄭汴洛城市工業走廊、新鄭漯京廣、新焦濟南太行、洛平漯等四大產業帶為依托,加快發展產業集聚區和產業集群,特別是工業園區的建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這些承載平臺的配套設施建設,如工業園區內部的公路建設、與產業配套的物流體系建設、通訊設施建設、上下游相關產業建設、金融支持產業建設等。
2.改善承接產業轉移的軟環境建設。軟環境建設的好壞對承接產業轉移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河南除充分利用自己的各項資源、能源、人力、區位等優勢外,還要高度重視軟環境的建設。在思想觀念上,應擴大宣傳,讓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區域經濟的思想深入民心,號召全民支持河南經濟建設;在政策支持上,應出臺更多有利于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財政政策及優惠措施,吸引更多優質產業入駐河南;在融資環境上,應該建設一個高效、便捷的融資軟環境,以便為轉移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優惠的金融支持;在政府行政能力上,應建設一支高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政隊伍,拋棄拖沓的作風,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3.培養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河南是個人口大省,人力資源豐富且勞動力成本低廉,這成為國外產業和我國東部產業向河南轉移的一個重要誘因。但總體來看,河南勞動力資源素質較低,具有熟練勞動能力的勞動者不多,另外,缺乏高學歷、高水平的高新技術人才。因此,為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河南應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建設各類相關職業教育機構,為勞動者能夠迅速上崗進行專業的職業培訓;同時,應鼓勵廣大的勞動者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勞動熟練程度。
4.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選擇工作。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應杜絕盲目的熱情和兼收并蓄,要始終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根據河南省自身的基礎、自身的優勢、自身的承接能力來選擇對接一些適合河南發展、能充分發揮河南優勢、能夠調整河南產業結構、促進河南經濟發展的優質產業。就目前來講,應重點承接高成長性產業、傳統產業和先導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在承接的過程中引進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先進的文化理念。
參考文獻:
[1]梁文,康艷.河南承接產業轉移的若干探討[J].河南科學,2008,(11).
[2]譚恒.河南承接產業轉移與農村勞動力開發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0,(10):58-59.
[3]吳冰.河南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現狀分析[J].科學時代,2010,(15):237-238.
[4]賈志增.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9):66-69.
[5]彭青霞.河南承接產業轉移的對策建議[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157-158.
[6]曹宇飛.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面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1,(29):529-530.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