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榮春
全人教育的理念,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系列報告中早有體現。上世紀 80年代,備受國外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的重視。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中,似乎沒有太多的關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討論和研究,甚至連“全人教育”這樣一個概念也沒有正式的提法。怎樣看待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對中職德育工作又帶來哪些啟發呢?
1 全人教育:不是新藥料,但是新配方
無需諱言,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很難做,也很難取得明顯的突破。客觀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地區的職校,這一類的困難只有程度上的差別。那么,從主觀上找原因,是我們中職德育工作者分析問題和反思自身的重要方面。但是,我們也看到了一種不太好的傾向:現實中,一些學校打著改革的旗號,一見別人的提法或經驗,就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生搬硬套,似乎別人的東西就是好的。于是將別人的東西掛為招牌,只靠這招牌來行起死回生的治療,而實際上卻毫無成效。這樣的文字游戲式的改革,其實是表面上的激進,骨子里的保守,或者說是拿改革之名來掩飾落后之實。
全人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無論其內涵的理解和外延的實踐,于我們都是并非陌生的,甚至于說,這樣一種教育理念,我們不僅僅是似曾相識,實際上是不意而至身體力行著。所謂不意而至,是說我們雖然沒有豎著“全人教育”這樣一面旗幟,但無論從教育思想、方法、策略和技巧上,我們已經提過的和正在做的,與“全人教育”的要求是不謀而合,殊“名”而同歸的。就筆者所了解,在中職學校教育改革中,如素質教育、生本教育等新型的教育理念,從內容到形式,也都在踐行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
事實上,我們一貫地堅持,職業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職業技能,教會他們如何發展職業技能,使學生有能力融于社會,還要使學生得以開發自己的潛能,把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員,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筆者所在的職校,相繼提出“學會做人須厚道,懂得辦事有專長”、“育人須厚道,教學有專長”等口號,以傳統的道德品質“厚道”作為校園文化的起點,對“厚道”在職業、交際、生活、競爭等現實境況中提出拓展的要求,并與現代職校學生的特點和現代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相結合,全力培養學生的“厚道”品質和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術“專長”,使學生成為品技雙優、德才兼備的綜合型人才。
因此,可以說,在實際工作中已經體現出來的德育追求和德育實踐,在絕大多數層面是與全人教育理念重疊和交叉的。筆者以為,還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拿來主義”,取其所長,補己之短。我們在借鑒全人教育模式的時候,不必迷信它為新藥料,寄望于立即就取得神奇的效果,因而棄故求新,用全人教育來取而代之,而是將其視作新配方,為我所用,以便更科學合理地調整本校已經蘊育的德育因素。
2 固本創新求發展
全人教育對中職學校目前的德育工作可借鑒的地方,可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教育目標與原則方面:同樣是以學生為主體,但是更強調將學生視為完整的個體,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及培養完整個體為目標;第二,教育內容與形式方面: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共同目標下,除了我們所注重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外,強調社會實踐、美育、職業、事業及情緒等綜合因素,所以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所關注的內容全面且有統籌,同時顧及思維與操作、觀念與實踐、分工與合作、欣賞與創作的學習過程;第三,教育組織與資源方面,在我們所重視的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緊密結合的育人環境外,強調教育行政部門的參與和運作,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積極作為,提供師生所需的教學材料與行政資源,真正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職德育格局。
從全人教育理念的具體實施看,對于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實踐性方面更有借鑒意義。全人教育理念下所期望的學生,包括:(1)自信心:認識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認知);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預應問題(技能);責任感、榮譽感、成就感(情意);積極、樂觀、主動進?。☉B度);(2)人文情:知足感恩、關懷社會、尊敬自然;(3)包容力:尊重、寬容、欣賞他人;互動、互信、互諒;群己和諧、團隊合作;(4)國際觀:國際視野、全球胸襟;外語能力、信息能力;無疆界學習、跨文化融合;(5)競爭力:專業素養競爭力、逆境生存競爭力、人我共榮競爭力。
可以看到,這些教育內容,在我們的德育實踐中是完全涉及的,但我們有失于隨意,因而規范性不強;有失于寬泛,因而針對性不強;有失于明確,因而短期化或應景化現象明顯??梢哉f如此清晰,如此具體地描述成才遠景,我們沒有做到,借鑒的意義在于,使我們能對三年中職德育工作進行細致的規劃和具體的安排。
再如,全人教育實施的途徑主要有生活教育、才藝教育、探索教育、環境教育、信息教育和語言教育,也是我們德育實踐中的常規途徑。但是,從香港地區的具體實施看,他們在途徑的拓展和方式方法的創新上,就啟發著我們的思路,引導著我們的方向。他們所倡導的體驗式學習,強調從直接經驗學習、在做中學、知行合一,由實踐獲得親身體驗,再通過對體驗的反思、分享和交流,最終達至內在的超越,這樣的培養方式,我們在德育中用得不多,不深入,不堅決。
所以,將全人教育理念對照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我們還是有許多可以改進和改良的地方。以筆者所在的職校實際為例,德育工作在鞏固原有的適用的經驗基礎上,還將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進一步充實“厚道+專長”的德育規劃,注重文化傳統,加強職業特色。(2)加強心理健康輔導,突出職業素養的培養,重點培養敬業、忠誠、勤勞、合作、進取、挫折、文明等現代職業人才的基本品質。(3)繼續強化勞動實踐和頂崗實習等勞動教育,為學生提供機會參與更多集體勞動,促進學生勞動觀念、崗位角色、合作互助、成果態度等方面的變化。(4)有效幫助、支持學生開展自我管理,參與學校各項日常管理工作,讓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展現機會。(5)形成鮮明的校園文化。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核,體現現代人文品質,形成典雅活潑的文化品味,營造積極進取的文化風尚。(6)進一步擴大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與各類經濟、文化、體育、公益、慈善等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加強探索教育和挫折教育因素。(7)完善“一個籬笆三個樁五個幫”的德育體系。“一個籬笆”就是指“一個全員育人制度”;“三個樁”是指一個班主任為核心帶領三四個教師為一組進行班級管理;“五個幫”一是借助村委會及管校干部的力量,二是借助公檢法的法制教育力量,三是借助家長委員會的力量,四是借助校企合作企業的力量,五是借助校友理事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