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要:高校餐飲勞資關系存在著勞動者工作時間長,勞動者工資報酬普遍偏低等勞資矛盾,針對以上矛盾探討了和諧勞資關系建立的幾種辦法以及和諧勞資關系建立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餐飲;和諧;勞資關系
中圖分類號:F2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282-02
和諧勞資關系是和諧社會的基礎,高校餐飲工作中的勞資關系的和諧與否,不僅關系到高校餐飲業的發展,更關系到師生的利益,學校的穩定,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就有了“社會穩定看高校,高校穩定看伙食”之說。
高校餐飲工作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既有社會餐飲行業用工中普遍存在的招工難,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等用工問題,還存在一線員工工作時間長,人員工資待遇不高等問題。同時,高校餐飲也比社會餐飲敏感許多,還有一個講政治的問題,一但出現問題,其造成的損失和產生的效應比社會上同類事件要大得多。筆者以遼寧省一高校為例,走訪了高校內的四個食堂,對食堂員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進行統計比較。
從工作時間上來看,高校餐飲工作中菜案員工有效工作時間最長能達到6.65個小時。面案工有效工作時間最長達到6.08個小時。食堂員工上下班時間為早4:30~5:00,下班時間為17:50~18:00,除去下午12:30~13:00,到下午15:00~15:30之間的休息時間,員工每日平均工作時間為11.5個小時。根據食堂員工目前的工作時間分布情況可以看出,食堂普遍存在員工工作時間過長,導致員工身心疲憊,勞動效率降低,同時單位還要為員工支付高額的加班工資,進而導致勞資管理矛盾重重。
如何有效縮短高校餐飲人員工作時間,提高員工技能和工作效率,進而增加員工報酬,即保證高校餐飲業的正常運營,又能確保勞動者個人利益不受損害,建立高校餐飲與員工共贏的和諧勞資關系,實現勞資和諧、師生滿意、社會穩定,不僅是高校餐飲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更是高校穩定,社會和諧的時代主題。筆者認為解決以上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實行彈性工作制或不定時工作制,實現高校餐飲與員工共贏
餐飲服務工作一向都是時間性很強的行業,一日三餐基本上將工作固定在三個時間段,如果一過了這三個時間區間,進餐率將急劇下降。而且,高校餐飲工作的時間性比社會餐飲的時間性更要強許多,這也是由高校餐飲環境的獨特性所決定的。一是高校中固定的教學、生活模式決定了學生在什么時間吃飯、什么時間上課,時間安排確定后是雷打不動、風雨無阻的,一刻也不能延誤,必須確保。二是高校餐飲中龐大集中的消費群,決定了高校餐飲必須有很強的時間觀念。現在許多高校內一般都有幾萬學生,進餐時間和地點必須集中才能確保正常的教學。高校食堂受限于學校特定的環境和區域,與社會飲食在經營方法和時間上有明顯不同。由于集中就餐,進餐人員短時間內高度集中與食堂工作人員用時不夠、閑時人多的矛盾突出。同時由于高校存在著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較長的假期,高校餐飲受假期影響明顯,在平時加班較多,員工辛苦,而假期時員工基本沒有工作,為平衡這種情況,高校餐飲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即保證了員工在假期時有較高的收入,而在忙時又保證了高校餐飲不會頻頻被迫提高加班費,從而減少因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不明確而產生的勞資糾紛,這對高校餐飲單位對員工都是雙贏之舉。
在員工每日工作中,用人單位應采用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餐飲單位可以根據其有效工作時間,靈活安排員工的工作和休息。例如面案工每日有效工作時間為6個小時,餐飲單位可以安排6個小時的分段工作,其他時間由員工自行支配,可以休閑、娛樂。即保證員工業余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也能使員工疲憊的身心得以放松,進而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二、統籌安排,合理調配,算好人力資源成本賬
許多高校在成本管理過程中,仍將成本管理局限于傳統的“節約一度電、一張紙”的簡單、狹窄的模式之內,忽視潛在的損失,尚未對成本實行全方位的管理。目前,許多餐飲實體對人力資源耗費缺乏重視,企業內存在大量冗員,人員配置不合理。勞動條件相對較差的一線生產崗位相對不足,勞動強度較大,而薪酬卻最低;而二線的人員如管理人員中卻存在大量閑置人員,而薪酬標準卻很高。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造成勞資矛盾尖銳。
作為一個合格的高校餐飲管理者,必須縝密規劃人員的安排,以“滿負荷工作法”為前提,按崗定責,按責定人,堅決杜絕人浮于事的現象。
三、深化高校餐飲實體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效益掛鉤的績效制度和利益分享的激勵機制
高校后勤餐飲服務實體人員的聘用、薪酬的分配要嚴格按企業化模式運作,堅持合法用工、競聘上崗、同工同酬,對不能適應餐飲經營服務崗位工作的“老人”,要調離餐飲服務崗位,要制訂特殊政策吸引餐飲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要加強職工思想業務培訓,增強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全面提高餐飲服務實體成本管理水平。 同時為了充分的調動員工的積極和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高校飲食實體的人力資源管理要根據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在全面借鑒現代餐飲企業分配方法的前提下,堅持效率和效益優先、兼顧公平、合理拉開收入差距的原則,認真做好新的分配方案,充分發揮分配手段的激勵作用,使員工的報酬必須與高校餐飲的效益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使員工績效工資隨著高校餐飲效益的變化而變化。員工通過努力創造出了效益,高校餐飲也應該拿出一部分利潤來分給員工,運用經濟增加值的激勵機制,使員工與高校餐飲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勞資關系當然就會和諧。
四、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職業素質
人的問題,是企業最大的問題,所有問題的解決都是從解決人的問題開始的。因此只有不斷提升員工的素質,才是建立和諧勞資關系的基礎。提升員工素質首先是要抓好員工的培訓工作。每年都要根據各食堂、餐廳等基層單位的員工在基本加工技術上缺什么、差什么,切實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有組織、分步驟、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操作技能培訓,也可以通過一幫一、結對子、師帶徒等形式進行特殊培訓,并要注意將崗位培訓和階段性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基本員工的業務技能。
五、規?;a,不斷提升員工勞動效率
餐飲業屬于第三產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特點決定了只有形成規模,實現加工的產業化,才能降低成本,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餐飲業的生產方式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科學技術將滲透到餐飲業的生產加工、經營服務等各個環節,傳統手工操作逐步變為現代機械化的大生產,這些都決定只有形成規模經營,才能實現社會化大生產。
總之,高校餐飲要在校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一席之地,必須高度重視人才戰略,通過多種途徑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徹底打破歷年來制約高校餐飲發展的“人才短缺”瓶頸,能夠留住高校餐飲所需要的人才,保障高校餐飲持續快速發展,促進高校穩定和社會的和諧。
參考文獻:
[1]龔守相.高校餐飲工作的十大特點[J].餐飲世界,2002,(10).
[2]雷志峰.高校飲食成本有效控制方法初探[Z].
[3]賈會明.關于高校餐飲成本管理的幾點思考[Z].
[4]李雄.淺析高校飲食實體社會化改革中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Z].
[5]李國丞.建立利益共享的和諧勞資關系[Z],2006-11.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