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斌
〔關鍵詞〕 識字教學;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5—0067—01
識字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識字是閱讀的先導,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當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識字量小,寫字不成形;教師死板教學,學生機械記憶;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識字效率低下。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目的地調動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他們的識字途徑,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
把識字教學寓教于樂,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不但能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能激活他們的思維,讓他們輕松地掌握生字。筆者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較聯系識字
在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在學習時,可以把相近的字放在一起學習,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系中區別。如,學習“她”字時,要與“他”、“地”相聯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出: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他是“亻”,女她是“女”,地是“土”。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出現混淆或者寫錯的現象了。
在游戲中識字
識字教學要依靠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我們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兒歌、故事和字謎等一系列愉快的教學活動中學習漢字。如,教學課文《三個謎語》一課中的“喜”字時,我采用猜謎語的形式,出示謎面:“一口吃掉十顆豆豆”,學生在桌子上用手寫一寫,在猜出謎底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字。
在生活環境中識字
我們的識字教學不應僅僅只局限在課堂中,而應拓寬識字的空間,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讓生活成為識字的舞臺。我們生活的這個多彩的世界中,漢字隨處可見: 喝飲料時,飲料名躍入眼簾;買物品時,物品的名稱、說明羅列其上;看電視時,耳聽標準的發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這些都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識字環境,從而使學生鞏固教材中的生字,并在不經意間擴大了識字量。
在各科教學中識字
語文教師要主動與數學、音樂和美術等學科教師聯系,在其他學科教學中 ,通過讀數學題目,讀音樂歌詞,給自己的畫加上一兩句說明語等 ,使學生運用在語文課上學到的字詞 ,以達到強化、鞏固的目的。
利用多媒體課件識字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學習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我先出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生動有趣的畫面使學生產生了求知欲,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策略,激發學生探索漢字的興趣。
在動手操作中識字
學生學了字詞后,自然會有表達的欲望 ,我們可以借助各種節日 ,讓學生制作節日賀卡 ,在賀卡上寫上一兩句祝福的話 ,不會寫的字可以問教師或家長 。學生邊寫邊學 ,在鞏固生字的操作實踐中樂此不疲。
在閱讀中識字
學完生字后,教師應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增加他們與生字“見面”的次數,閱讀與其識字量相當的課外書報等。這樣既鞏固了熟字,又學到了生字,達到了多識字、早閱讀的目的。而在閱讀時體會到的識字成就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激發他們去識更多的字、看更多的書的欲望,使識字和閱讀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在發展語言中鞏固識字
學習了一些漢字后,教師可提供有關話題,或創設問題情境,或展示生動畫面,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再把自己說的內容寫下來。這樣通過說、寫的練習,能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編輯:劉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