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彪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生活化;情感
化;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3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5—0092—01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喜歡思想品德課,首先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喜歡自己,上課應做到有激情,親和力強,善于鼓勵學生,欣賞學生優點,責任心強且對學生嚴中有愛;其次,在教學中,要做到先易后難,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轉換角色。教師要由教學過程的操作者、主持者成為引導者,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引導可以通過創設情境、選取典型材料、設計學生活動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等形式來發揮作用,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遵循問題解決式的思路進行,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2.充分相信學生。 學生能自學的知識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有能力回答的問題留給學生自主思考作答,學生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總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精神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豐富教學形式。教師可采用自主式、討論式、辯論式等形式,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挫折面前也從容”的內容時,筆者選擇了小丹和小新的故事材料交叉使用,并采用了小品表演、記者采訪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
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使課堂生活化
教學中教師應遵循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人,關心身邊事,在生活中學習,向生活學習,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生活在豐富,在發展,教學貼近了學生的生活,課堂變成了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四、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課堂情感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平等、民主的態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在教學中宜采用鼓勵性的語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勵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情感愉悅,精神振奮。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給學生送去不同的眼神:當發現有學生注意力分散時,用目光去暗示、提醒;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膽怯、畏縮,用目光去鼓勵、支持;當學生犯錯誤時,目光應嚴厲而誠懇;當學生有所進步時,目光應贊許、信任。特別是對一些后進生教師應用期待、信任的目光讓他們看到希望,增添力量。教師在上課時微小的動作也能消除與學生間的距離。要讓學生知道老師是真心真意地對待他們,從而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五、課堂上要及時總結,勤于肯定
教師應該學會賞識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應及時表揚學生,激勵學生保持積極的情緒,樹立我能行的信心。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有針對性、啟發性、真實性、引導性、激勵性、藝術性。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與這個問題的思路稍有出入,換一個角度想一想,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