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琳
摘要: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越來越注重速度和效率的大背景下內部會計控制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職業經理人重視,其在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保證企業資產安全以及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以及經營的效率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但多數經營管理不規范,會計控制行為缺失,旨在從內部會計控制研究背景出發,結合國內外內部會計控制的實際現狀,針對目前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若干問題展開討論分析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中小企業;價值運動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5-0084-02
引言
近年來,中小企業已經逐漸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吸收剩余勞動力,維護經濟和社會穩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其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出口總額已分別占全國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領域中小企業占全國零售網點的90%以上,中小企業還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 。一個企業從小做大中間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面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各種風險,為了能在殘酷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中小企業必須增強其自身的競爭力,加強其抵御風險管理風險的能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
一、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現狀、問題及原因分析
中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很多局限于眼界、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不夠,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薄弱或者確實,財務混亂,導致企業破產的情況屢屢發生。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小企業管理層缺乏內部會計控制意識。雖然內部會計控制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重視,內部會計控制活動由被動轉為主動。但是由于企業資源以及中小企業管理層水平限制,中小企業管理者往往認為憑個人的直接控制和直接觀察來評價企業經營成果就可以了,不必依靠現代管理技術來監督經營的全過程。比如有的小企業銀行印鑒及支票還由一人掌管,認為辦事方便。
2.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風險控制意識。中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風險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風險評估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關鍵。中小企業管理者在面對風險時,通常缺少對現有市場的了解和認識,往往對形勢盲目樂觀和自信,一旦真正面對問題,就會缺乏應變能力和應對措施。
3.缺乏有效地信息溝通與反饋機制。內部會計控制的一個重要要素就是信息系統的溝通與反饋,而中小企業由于員工數量較少,每個人負責的內容較多,內部牽制程度不夠,且管理者容易用自己的決定替代公司規定,使得員工不輕易主動提出問題,因為他們覺得即使提出來能夠被重視的幾率也很小,另外還可能會遭到其他員工的排斥。
4.內部會計控制系統運作得不到持續監察。內部控制系統必須接受監察。監察是不斷對內部控制系統的表現進行評估的過程,可以通過持續的監察活動或單獨的評估來實現。中小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本身即不健全,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關注度不高,因此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得不到持續監察,內控運行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證。
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分析,中國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如此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照搬大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中小企業往往處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慮,不愿意或者沒能力設計建立自己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往往照搬大公司的內控制度。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這么照搬過來的大公司的內控制度由于不適合中小企業而根本起不到應該有的作用或者收效甚微。
2.管理者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差。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程度逐漸加深,企業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復雜,相應的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也越累越大。而中小企業家們大多對市場風險不敏感,面對風險顯得盲目樂觀,缺乏憂患意識。另外,由于風險管理水平的限制,很多中小企業沒有風險預警機制,而在面對風險的時候也沒有化解技巧,從而有些明明可以消除的危機沒有消除導致企業破產。
3.缺乏有效地內部控制活動。由于資源和企業管理者及員工素質的限制,中小企業能夠真正起到控制作用的控制活動很少,很難做到職責分離與互相牽制。內部會計控制程序的設計一般相對較簡單,人員崗位設置也較少,以減少控制系統的運行成本。處在內部控制系統的人員的人為因素也給內控系統的執行帶來限制和影響,如內部人員串通舞弊、相關人員在工作中疏忽造成的錯誤、管理越權操作等。關鍵控制點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
二、完善中國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策略
中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而每家中小企業的情況都不盡相同,要設計適合其個性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必須從其實際出發,針對其自身特有的情況和面臨的問題提出適合的解決方案。具體的對策建議如下:
1.優化內部會計控制環境。(1)逐步建立和完善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全面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立完善、全面、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達到內部會計控制目的的首要條件。會計系統控制要求中小企業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工作流程,建立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會計控制制度體系按控制對象劃分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貨幣資金控制;采購與付款控制;銷售與收款控制;生產過程控制;對外投資、工程項目、固定資產控制;籌資與擔保控制等。(2)提高管理者內控意識,充分重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內部會計控制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尤其是中大型企業,他們已經由被迫執行內部控制過渡到主動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積極發現關鍵控制點和風險點,把內部控制放在企業管理的重要層面。但是中小企業管理者由于自身認識程度及企業資源的限制,對內部控制的重視不夠,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就沒有內控行為。
2.加強風險評估。(1)強化管理者的風險意識。管理者必須牢牢樹立風險意識,具有全局觀念,對企業的運作流程了如指掌。如果經營環境發生變化能夠積極分析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能夠識別風險和機遇。在面對風險時能夠思維清楚,判斷準確,把風險避開或降至最低。(2)建立風險防范機制。一個企業要想防范風險僅靠管理者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專業的風險防范機制。首先要有專人進行風險監管,其次要建立風險識別、風險預警和風險應對機制,如果能有成熟的風險防范機制其避開風險的可能性要比大中型企業要高。(3)找出企業風險點,進行重點控制。企業的經營失敗往往是因為一些關鍵的風險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控制,進而影響企業全局。中小企業應該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資源尋找企業的風險點作為關鍵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以降低控制成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控制效果。
3.規范內部會計控制活動??刂苹顒邮侵赣兄诖_保管理層的指令得以執行的政策和程序。內部會計控制活動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授權。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就是授權不明,權利集中,往往是決策者一人做所有決定,這樣雖然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不利于全面管理。管理者應該明確每位員工的職位、權利和對應的責任,做到權責相適應。(2)業績評價。因為中小企業的資源限制往往缺少制定周密的財務預算,因此業績評價缺少相應的標準。但是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短期、中長期財務計劃,以計劃的執行情況作為業績評價的標準,做到獎懲分明。(3)信息處理。雖然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但是中小企業使用會計軟件進行日常財務信息處理的比重還不大。針對這種情況,除了引進會計信息系統之外,中小企業可以聘請專業素質較高的兼職會計或者委托專門的記賬公司對其信息處理過程進行規范。(4)實物控制。因為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實物控制做起來相對容易。實物控制的效果影響資產的安全,應受到中小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具體應做到現金、有價證券和存貨的定期盤點,并將盤點結果與賬面記錄核對,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解決。(5)職責分離。職責分離要求將交易授權、交易記錄及資產管理等職責分配給不同的員工,以防范同一員工在履行多項職責時可能發生舞弊或錯誤 。
結束語
目前來看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還很不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已經逐漸提高了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本文通過大量查詢會計理論研究資料,結合自身的實習經歷,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剖析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立和執行存在的問題,在充分了解問題根源的基礎上提出自己對改善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方面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對中小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余昌群.關于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問題的思考[J].學習月刊,2009,(1):89-90.
[2]趙文秀,胡淑娟.對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看法[J].財會月刊,2008,(4):23-24.
[3]賀照利.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的構建[J].現代商貿工業,2008,(12):266-267.
[4]劉銀鳳.中小企業財務控制局限性及改進措施[J].大眾商務,2010,(4):156.
[5]李莉.論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J].時代經貿,2007,(8):115-117.
[6]王曉薇.提高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效率的策略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3):21-22.
[7]于玉林,曾彥棟.試論內部會計控制體系[J].現代會計,2007,(1):1-5.
[8]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Internal Control-Revised Guidance for Directors on the Combined Code,2005:112-125.
[9]FEE,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EU,2005:87-96.
[10]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2004:156-187.
[11]中國年鑒: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08—2009)[Z].
[12]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等.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Z],2008.[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