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摘要】在目前高等師范教育中,院校應該正確認識到師范美術教育本質。在課程內容上,我們需要打破已有課程結構,整合教學實踐、學科教學法、專業課以及教育理論。教師應指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明確自己的目標定位,以在五年的校園生活中不斷提升專業水平,而不是盲目學習。教師要注重審美教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著一定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高等師范學校美術教育能力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115-01
美術教育有較為廣泛的范疇內涵,一般而言,學校美術教育可分成專業院校美術教育、普通類美術教育、師范類美術教育這三類。筆者主要談談五年制高等師范學校的美術教育,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美術教育素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以培養出優秀教育人才,為學生今后的教育工作做好鋪墊。
一、把握高師美術教育內涵
在當前美術教育中,因某些理念偏差,導致美術教育的評價體系、課程結構、教學目的等方面與高等師范教育特點相偏離。因此,在目前高等師范教育中,院校應該正確認識到師范美術教育本質,特別是五年制高等美術教育的教育者以及相關管理者,更應該由教育視角出發,正確把握美術教育的真正性質以及美術教育特點,認識到高等師范美術教育中培養中小學師資的這一教育實質,同時明確到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并非培養美術設計或者美術創作的專門人才,而是抓住高等師范的教育功能、教育價值,以提升美術教育水平,不但要認識到師范美術教學中育人的廣泛性、豐富性、多元性,同時也需育人作用的多元綜合性,從而全面而正確的抓住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實質與內涵。
因此,在高等師范美術教育中,應注意向人文素質教育轉變,讓學生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不但提升美術文化素質,也提高美術教育能力,從而培養出一批批社會所學優秀人才。盡管在藝術創作以及學科設置上,專業美術院校有著自主優勢,然而相較于專業美術院校,高等師范有著綜合性的文化氛圍以及較嚴的學術規范,這更加有助于培養出優質的師資人才。
二、優化高師美術教育課程體系
因受美術專業教育影響,當前高等師范美術教育忽略了人才培養目標,這不利于高等師范教育功能的實現。因此,在高師美術教育中,在課程內容上,我們需要打破已有課程結構,整合教學實踐、學科教學法、專業課以及教育理論。第一、強化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與高等師范美術教育課程的緊密聯系,以幫助師范學生更好地適應今后工作;第二、強化教育見習與實習,幫助學生認識中小學美術教育,學會分析教育實際,從而增強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第三、根據美術教育課程的需求,適當拓展教學內容,構建和中小學美術老師之間的相互依存、互惠平等的伙伴協作形式,建立協作機制。同時,組織中小學老師與大學老師進行綜合培訓,使其一起構建知識,共同反思教學經驗,協作研究問題,優化美術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構建互相支持院校網絡,組成課改的課程鏈,促使實踐活動課程與有關學科課程相整合,互相支持與補充,促使學生由學習者順利轉變為美術教育者,奠定以后的美術教學基礎。
所以,在高等師范美術教育中,課程設置應以學生的美術教育素養與教學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將美術教學課程作為紐帶來建立課程鏈,如教育基本理論、藝術基本理論、美術專業技能、教育實習、藝術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教育心理學、美術教育研究等。這樣,讓學生不但學習課程知識,更明確角色定位,能夠學以致用,奠定今后美術教育教學的基礎。
三、指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
美術考生進入五年制師范院校后,會面臨選擇研究方向這一問題。而不少學生出現左顧右盼的現象,有時認為油畫也不錯,油畫市場價值逐漸上升;有時想著盡管美術教育較為冷門,但今后還可以當教師,也可以解決就業問題等。這些都讓學生在學習方向上不穩定,較為盲目,對他們提高專業素質有著負面影響。
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明確自己的目標定位,以在五年的校園生活中不斷提升專業水平,而不是盲目學習。如院校在入校后讓學生認真選擇好專業方向,定好學習目標,這對美術學生來說是極為有幫助的。其次,高等師范美術院校需依據基礎教育改革內容為學生制定對應的教學大綱。在高等師范美術教育中,所培育的學生在以后職業中通常是當一名教師,因此,在設置課程時,應以基礎教育下的新課改要求展開對應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有對應的美術教學大綱,以培養出新型美術教育人才,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以后的教育工作。
四、注重審美教育教學
在美術教育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教學往往側重技能訓練,卻忽視審美教育與美術理論素質教學,這導致不少學生缺乏較高的審美能力。同時,學生注重專業而輕視理論,因而教學效果不佳。其次,因為美術理論較為深奧與抽象,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枯燥,因而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理解困難,長期以往,使得學生對美術理論缺乏學習熱情。
實際上,美術理論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可以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著一定的引導作用,如繪畫創作上的引導。其次,在美術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加以指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眼界,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在美術理論課中,主要有美術批評、美術創作理論、美術史、美學等知識,其探討的主要是美術活動中規定性與規律性問題,較為深奧、抽象,因而不少學生興趣不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適當的引用一些當下的理論,如美術批評的教學,可提問:當今誰是最為有名的美術批評家?其有何觀點?如美術史教學,教師可講解考古新發現,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尹珮.新形勢下的高師美術教育改革【J】.華章,2010(35)
[2]楊艷.關于高師美術教育的思考【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