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新
【摘要】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學的主流,教學課堂改革是實現創新教學的關鍵.本文對初中數學“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作用、意義以及方法策略做了簡單闡述.
【關鍵詞】 “先學后教”;教學流程;解決方案
目前,我國教育正在接受大規模的改革,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已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現代教育必須以素質教育為目的. 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一切教學活動都要面向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所以,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而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成為改革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為此,文章對初中數學“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意義、方式及效果進行了闡述.
一、初中數學“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作用與意義
老師的核心教學任務不在于簡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初中數學“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出現的. 它通過學生的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總結、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積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全面思維能力. 從教學效果上來說,這種方法能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中,老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發揮自我,張揚個性,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這對開發學生智力也是十分有效的,學生的數學素質和綜合能力會在課堂上不斷提高,完全符合國家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核心要求.
二、先學后教的教學策略
1. “以學定教”對學生的要求,即學生怎樣學
學習一門知識、掌握一門知識,關鍵還在于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學習,只有自己去發現知識,才會有深刻的印象,也能最快、最容易地把握知識內容中所隱含的規律. 作為老師,要相信你的每一名學生,給他們自由,讓他們自己去學習,要始終相信,只要通過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同時,老師也要認識到學生之間是各有差異的,必須采用因材施教的辦法,給學生創造不同的條件,提供不同的資料,讓所有學生都能很好地參與到學習中. 學習數學須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而知識與知識之間的互相聯系也是數學的基本特征,學習新知識的前提是必須掌握舊知識,因此,在預習時,學生要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并進行回憶或重新溫習,如果發現不理解的難題就要返回并及時解決,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保證后期學習的順利.
2. 教師應引導和督促學生先學
課前預習的習慣是學生開始學習新知識的重要條件,老師要予以訓練并時刻監督. 初中學生的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差,要讓學生達到較好的預習效果,老師必須給學生設計一套有針對性的預習辦法,例如課堂提問、課堂小測驗、課前隨機抽查等方法. 而在教學中,老師也要引導學生找出最好的學習方法,減輕學習負擔,并提高學習效果. 數學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邏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因為數學知識很抽象,且有廣泛的應用性,對學生今后掌握其他知識都有幫助. 數學學習要靈活,只看書或者只做題都不行,必須從課本中找到重點,掌握重點,活學活用的運用數學知識,這才是最好的學習辦法.
3. 突出問題,淡化題目
很多數學知識都與現實生活有關,老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會思維方法. 對一類知識的教學,不能僅將其當成是一個題目,還要將其當成是一個問題,用解決問題的方式來開展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問題”與“題目”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教學中卻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 如果是“題目”,學生就會在既定的知識中去尋找答案,然后記住答案;而如果是“問題”,那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 只有這樣,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才會提高,才會先去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不會將上課當成是例行公事,那數學課堂也會更加有趣了.
4. 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促進“先學”
現代教學技術中,學生經常使用小組合作學習,以團隊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動力,“先學”不僅體現在個人學習方面,也體現在團體合作上. 由于個人力量的有限,一些問題無法以個人的能力去解決,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就能相互交流討論,共享伙伴經驗,集中小組成員的智慧,更快、更準確地解決問題.
5. 加強課堂評價,重視“后教”
老師在對一項教學活動開展評價時,一定要客觀深刻. 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不能直接在學生面前評價誰對誰錯,而應該從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去評價. 學生在闡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時,老師應耐心聽取,找出其發光點,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效果和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后教”. 在“先學”中容易集中犯錯的地方,或者學生無法憑借自身能力去解決的地方,老師還應講解,并對所學知識技能進行系統總結,指導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有各種不同的體會和經驗,老師要允許學生作出反饋,增強學生探究學習的激情,并激起他們再參與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在實施策略上,“后教”不一定由老師講解,小組討論、組間答辯、師生相互質疑等都可以作為“后教”的形式.
三、總結
“先學后教”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引導方式,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并將學生看成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數學教學是典型的“先學后教”模式的體現,在數學教學中也應長期堅持并不斷改革這種模式,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曉燕.先學后教,教后再學:初中數學“活動單導學”之我見[J].文理導航,2010.10.
[2]王雪花.初中數學“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新課程,2010.11.
[3]李玉坤.初中數學“先學后教”的幾點嘗試[J].考試周刊,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