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聲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新時期全新的教育形式也為我們初中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象是激發學生學習能力與潛在思維的基本前提,更是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重要基礎. 可以說沒有想象就談不上創造,沒有創造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和社會的進步,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了“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本文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嘗試對新課標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出幾點粗淺的建議.
【關鍵詞】 新課標;初中數學;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培養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想象能力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助劑,可以說人類的所有發明與創造,都無法離開強大的想象能力,特別是在當前的現代社會,缺乏想象力就做不到創新,而沒有創新、缺少創意就不會產生新的事物,就不會推動社會的更快發展. 而數學是一門實用科學,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基本數學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等多方面的思考能力. 因此,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對于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來說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在新時期的新形勢下,加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是我們當前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轉變觀念,構建全新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基本前提
多年來,傳統教育模式已經在我國的初中教育教學中根深蒂固,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在教學活動中主動性更強,而學生的學習則十分地被動. 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教育者,要求學生“聽話”,老師怎么說,就怎么做,許多孩子對于教師不僅僅是崇拜,更多的是敬畏,師生關系始終無法親和起來,這樣的師生關系可以說非常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學生在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就更加無法發揮出自身的想象,心扉無法打開,那么思維則會被禁錮,尤其是在家長的側面說教下,學生對于教師更是只有疏遠,而沒有親近的欲望. 再加之一些教師缺乏個人魅力,教學按部就班,機械死板,以至于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很差. 因此,在新時期,我們必須積極轉變觀念,教師要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扎根學生中間,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要將自身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與參與者,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為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奠定情感基礎.
二、重視直觀教學與數學語言教學
想象的其中一種就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同時也是學生吸收知識消化教材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學習的過程就是要接受前人積累的經驗,但是接受經驗同時也是較為困難的事情,并不是所有同學都能夠全盤吸收,因此只有借助于再造想象,才能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激活學生大腦中的表象,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 而再造想象就是依照語言的描述或者是根據模型、圖樣以及符號等的具體描述在大腦中形成新形象的整體心理過程. 所以說,教師在教學中務必要重視通過詞語描述以及直觀材料來激發學生的再造想象,在數學語言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數學語言所表達的基本意義,因為再造想象是通過一定的詞和實物標志引起的,假使理解出現錯誤,那么想象也必然會出現問題,如“兩數和的平方”與“兩數的平方和”這兩句話,一些學生容易混淆,將“兩數的平方和”想象成(a + b)2,甚至出現較為嚴重的錯誤,這就是典型的理解錯誤所致. 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一定的語言通俗性,才能更方便地喚醒學生沉積在大腦中的表象材料.
三、在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之前要重視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著名心理學家魯賓斯曾經說過:“任何思維,不論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論的,都是從觀察分析經驗材料開始. ”我們要想開發學生的智力,就要打開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可以說觀察能力是開啟想象空間大門的鑰匙,觀察的是否深刻,則決定著想象的最終形成. 事實上沒有觀察就無從談起發現,就更加不會產生豐富的想象. 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這個問題時,不要操之過急地按原有套路求解,而是要要求學生進行深刻的觀察,正確處理數學信息,去偽存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有創見性地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契機.
四、為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良好的空間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較強,內容通常十分枯燥而缺乏形象性,往往會讓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受阻,學生也容易由此而產生厭學情緒. 因此,教師必須善于創造良好的想象空間,來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比如在“角”這一概念的教學中,如果僅僅是按教科書的基本定義機械地講授,效果往往不好,但是如果通過幻燈片詳細地演示角的形成過程,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熱情,積極性高漲,大腦中的想象也更加活躍,再如在講“圓”概念的教學中,用“毛驢拉碾子” 的比喻則可以說明“線段的一個端點繞它固定的一個端點旋轉一周,所經過的封閉曲線叫做圓”. 這時學生們的潛在想象力就被瞬間調動起來了.
綜上所述,空間想象能力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調查表明,我國的學生盡管掌握了大量的基礎知識,但是空間想象力仍然遠遠不夠,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于知識不能夠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 然而新課程要求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要通過多種方式方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激活學生的想象力,拓寬他們的想象空間,群策群力,拿出最適應素質教育的全新教學方式方法,繼而在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秦和平.中學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陳曉軍.中學數學雜志[J].曲阜師范大學,2004(1).
[3]邢永富主編.現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