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曉惠 朱小蓉
摘要:職業院校的青年教師由于其特殊性決定了青年教師的發展應該立足于學院發展、學生發展、企業需求、教師職業目標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建構上,同時側重于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氛圍的營造,機制的建立,載體的創新,方法的改進。
關鍵詞:職業院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教師是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生力軍,是未來的中堅力量,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建設一支素質優良、治學嚴謹、勤奮求實的教師隊伍,是提高高等學校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的最根本保障。青年教師有其尤其明顯的優勢:思想活躍、樂于創新,親近學生,了解學生。但也存在角色轉換困難、職業定位不準確、科研和教學投入厚此薄彼、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問題。因此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以下幾個方面:
(1)立足于學院發展。職業學院傳承的精神,堅持辦學的理念;秉承的校風,努力探索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改革創新之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以實施“十二五”規劃為重點,開放辦學、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
(2)立足于學生實際情況。由于高職學生接受的是專科層次教育,學生入學分數普遍較低,素質參差不齊。這導致他們在踏進校門后,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點、學習態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顯不同于其他本科學生的特點:學習上,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上,自我管理能力不高、自控能力差,參與學院活動的積極性不強。心理上,自我表現欲望教強,能夠認識到職業學習的重要性,但是落實到行動上的能力較差。
(3)立足于企業需求。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職業能力強的畢業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歡迎。因此在培養學生發展方向上始終以企業需求為基準,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4)立足于教師職業目標和職業生涯規劃。教師職業目標的設立和職業生涯的規劃對于教師成長的意義重大。職業學院從教師發展的角度要求并鼓勵教師收集專業發展信息,把握專業發展的方向,抓住專業發展的機會;分析學院的教學目標和改進計劃,以及學院對教師提出來的要求;分析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生成長對教師的要求;平衡自身需求,學校需求和企業需求三者的關系;進而明確教師自身的發展方向。
因此,青年教師的發展在立足于學院發展、學生發展、企業需求、教師職業目標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建構上,同時側重于氛圍的營造,機制的建立,載體的創新,方法的改進,具體做法如下:
(1)營造氛圍,打造利于青年教師工作成長的校園環境。職業學院堅持以滿足職業崗位(群)需要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用人單位要求為質量標準,認真探索產學結合、產教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 、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建設標準,大力加強“一專多能”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了大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青年教師,形成了“唯能力論、唯科研論、唯教學論”的良好競爭氛圍。同時鼓勵青年教師走進學生、走進企業、走入相關行業,提升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
(2)健全機制,提升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首先,職業學院應該發展完善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機制。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能疏于簡單的思想教育,而應該和青年教師合理的物質需求相合,將思想教育內容滲透到教學科研等業務工作中,對政治過硬、業務突出的優秀青年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鼓勵,給予想做事、能做事、能做好事情的青年教師給予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提供良好的平臺供其發展。其次,建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約束機制。
(3)創新載體,增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黨組織應該成為推動學校改革和發展的載體,黨組織活動以教師感興趣的問題入手、以學院發展中的問題為契機、以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入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師會從更多身邊的黨組織和黨員的實際行為來看黨的形象,進一步增強學院黨組織的凝聚力。同時黨組織通過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優異的教學科研成果教育每個青年教師從自身做起,投身于解決學院發展建設的瓶頸問題。
(4)改進方法,增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青年教師的思想教育要根據學院的發展和外部教育環境的變化而定,不斷改進教育方法,要借助現代教育手段和教育設備,綜合利用多種教育方法。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之外,應該堅持把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要在思想上重視關心、業務上細心培養、工作上嚴格要求,生活上關心照顧結合起來,切實解決好他們的實際問題。注重人文關懷、避免簡單的批評教育。
參考文獻:
[1]陳光軍.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教育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學報,2011(3).
[2]待小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困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11).
(作者單位: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