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金
一、自主學習的獨特魅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因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舊經驗中“生長”出新經驗。使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學習的創新者,把學生真正推向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教育才能“面向未來”,教育價值才能得以真正體現,我們的數學課堂才能有其特有的魅力。
1. 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方式。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體驗。構建主義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要主動地構建信息的意義。自主學習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實現了有效地溝通,提高了團結協作的能力,消除了學困生的自卑感和緊張感,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對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主學習因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較小,它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技能。如學生在分頭自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學習時間、學習內容、難易程度。還可以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這種自主解決問題的學習品質一旦作為一種固有的特質在學生那里根深蒂固,將受益終身。可見,教師最好的教學方法不只是講清事實,而應該是激勵學生去思索,自己去動手。
3. 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為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切實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搭建一個無拘無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臺,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張揚,人格都能得到尊重,興趣和愛好都能得到關注,以此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保持良好的學科興趣。學生在教師營造的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里,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個性,證明自己的能力。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樂觀開朗的面對生活的性格,自信心得以樹立,身心素質得以提升。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自主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獲取有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形成主動獲取知識的方法,形成一種愿意主動學習的思維定勢。因此,教師要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放在首位。
1. 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興趣。
興趣就是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在無意中形成內在的動力,就會迸發出主動參與的熱情,甚至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不斷優化教學情境,誘發學習興趣。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愛好,或是因關注,都能使學生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欲望。例如:學習《圓》的內容時,解釋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問題,筆者利用課件創設了一個“動物趣味運動會”的情境,畫面是小雞、大象和河馬分別騎著圓形車輪、方形車輪和三角形車輪的賽車進行比賽。這個情境一出現在課堂上,“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呢”這一問題就被自然引出了。這樣的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2. 優化課堂結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優化課堂結構,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要千方百計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活動中盡力為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盡可能多地創設自主探索的契機,嚴格控制教師分析講解的時間,為每個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如在講解《圓》的內容時,筆者安排兩位學生為一組,準備一枚圖釘、一根細線、一張白紙和一枝鉛筆。讓學生在圖紙上畫圓,并不斷改變細線的長度,觀察細線與圓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最后全班各組之間進行交流討論。為滿足個別喜歡藝術的學生的需求,筆者出了一期板報,學生用心中圓(弧)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上述活動中,筆者一改以前在黑板上板演,學生只負責認真觀察的做法。學生動手操作,可信度大增,圓的概念、性質不是強加給學生的,而是讓學生參與體驗、主動探究、歸納總結的。
3.給學生選擇權,喚起學生自主意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選擇機制,不僅使低分數段的學生有成就感,還能使高分段的學生有危機感,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選擇權集中表現在課堂練習,課后作業布置上。如在課堂習題超市里,可以根據學生的層次設計不同級別的試題供學生自主選擇。
4.建立成長記錄袋,將自主學習融入學生生活。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回眸自己的成長歷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將自己最滿意的作業、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平時的錯題、印象最深刻的問題,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等整理到記錄袋里,通過定期合理地分析,認識到自己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看清自己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
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摒棄過去醉心于自己“藝術表演”的習慣,需要教師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需要教師幫助學生走出唯命是從,墨守成規的思想的困擾。相信:只要我們教師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就能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成為心靈放飛、樹立自信的過程;就能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成為積累經驗,走向成功的過程。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