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梅
結合本人多年初中數學教學的經驗,針對學困生學習心理上
的各種障礙及有關因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對策,幫助學困生走出困境。
一、教師要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初中數學學習的難度比較大。對于學困生,學習過程中屢遭失敗,使他們自信心受挫,產生自卑感,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或是智力不如別人,學習上得過且過,甚至自甘落后。教師要給學困生更多的機會。當學困生在作業上有所進步時,及時給予表揚及鼓勵;在小測驗中,依據學困生的能力對他們提出一些易于達到的目標;在考前對其知識的薄弱點進行適當的輔導;給經過努力的學困生
有獲得高分的機會。讓學困生知道自己也是有能力把數學學好的,從而培養、重樹學困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二、建立學習小組,進行生生互助,相互幫扶,共同進步
目前初中每個班的學生人數較多,任課教師不可能有針對性
地給每個學困生以及時的輔導。充分發揮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作用是一個有效途徑。可以讓優秀生與學困生結對幫扶也可是同一層次學生結對競賽,以四、五位學生為一組,把學困生分散安排到不同小組;也可以對重點和難點內容組織定點幫扶;進行小組活動,結對互測;根據實際自己出題,交換作業,互相點評;讓學優生或者某次進步較大的學困生登臺講演,樹立榜樣等等。
三、有意培養學困生的參與意識,逐漸引導他們主動學習
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提供學困生回答提問、上臺板演的機會。這既利于學困生認真聽講,又利于他們主動交流。教師給學困生板演的機會,一方面需要教師在設計問題和任務時要有所考
慮,將相對簡易的問題和任務交給學困生去完成;另一方面,學困生回答問題或板演時,教師要耐心細致地啟發指點。對于學困生,一次答問、一次板演的正確完成,都會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出進一步追求成功的欲望。這樣,一次成功又促進下一次成
功,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最終使學困生的轉變走向成功。
學困生是客觀存在的,要想完全消除學困生是不現實的。但認真分析學困生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縮短差距,做到成功的轉化,以預防學困生的增多,卻是非常可能的,這也是我們大家努力追求并為之奮斗的目標。
(作者單位 吉林省舒蘭市第五中學)
新課程·下旬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