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
摘要:目前,我國的語文課堂評價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沒有很好地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要使學生健康地成長,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提倡運用多元評價,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擬采用多觀察、想象、思考,并走訪學校,與教師探討,征詢他們的意見,并采用相應的方法,尋找更好的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語文課堂評價藝術。
關鍵詞:課堂評價;以人為本;妙用言語;牽引;多元評價
課堂評價即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取積極的評價,并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目前,全國各省市都相繼開展了關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藝術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應的成效,但是從地區各個學校的調查看來,語文課堂評價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教師在評價時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學生,對答案的唯一性很重視,不對學生的回答作準確的分析、評價,而是直接說與標準答案不符;有的教師在評價時不善于鼓勵學生;有的教師在評價時只對學生的錯誤做出批評,不能發現學生回答中的可取之處;有的教師的評價缺少牽引,不能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現在還有不少評價浮光掠影,輕描淡寫,這些評價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如何更好地貫徹語文課堂評價藝術,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解決現階段我國語文課堂評價上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可采用如下四種方法:
一、妙用言語,因勢利導
現在不少評價浮光掠影,輕描淡寫。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揚成了背口訣,如“棒棒棒,你真棒!”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在評價時應妙用語言,因勢利導,并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最注重以人教人”,又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由此可見,妙用言語,則需動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現代文課堂評價中更應強調。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執教《倔強的小紅軍》,問學生小紅軍是怎樣的一個人。一個學生接著別人的發言說:“‘連累應當換成‘拖累——這位小紅軍寧肯犧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別人。”這時于老師走到這位學生面前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朝文。”于老師聽后在黑板上寫了“王朝文”三個字,說:“多響亮的名字!咱們握握手,好嗎?”于老師和他一邊握手一邊說:“王朝文,你要知道,你是和一位著名的老師握手。”王朝文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這激動來源于于老師充滿情感的評價。于老師的言行舉止會永遠留在王朝文的心中,他也許會因此立下志向而最終成為有成就的人。
二、以生為主,合理評價
教學是雙邊活動,教師的語言是師生之間的橋梁,是師生合作的紐帶。常聽人說,小孩子總是把老師的話當圣旨,老師表揚一句勝過家長夸獎十句,可見教師評價的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言語偏差,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所以教師的言語要注重鼓勵性。此外,教師言語評價要恰當,恰當評價,能激勵學生。因此,教師的言語評價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生理及心理成長因素、已有知識水平及思維發展水平等,但無論屬于哪個階段的孩子也會分析出老師的語言是表揚還是批評,所以教師應不吝嗇自己的表揚,讓鼓勵性評價時刻激勵孩子前進。對學生來說,評價的語言要富有激勵,且不能單一,要因人而異,忌千人一面,使每一句評價都對學生有幫助。
三、注重牽引,拓寬思維
維果茨基說過:“教育學不應當把眼睛看著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看著兒童發展的明天。”即教學應當依附正在或將要成熟的心理過程,讓兒童努力思考,在智力的階梯上提高一級。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的評價重在牽引,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特級教師孫雙金執教《落花生》一課,十分注重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結果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孫老師沒有全部解答,而是說:“老師喜歡你們,你們肯動腦筋,會提問題,有很大進步。”相反,若老師缺乏這種評價的意識,往往會對學生的學習置之不理、不予評價,甚至冷嘲熱諷,這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其實,不妨換個說法,把問題牽引出去,“你的問題很有意思,我們課后可去動物園仔細觀察一下。”
四、多元介入,共創和諧
評價指標的多元化,還指要尊重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九種智能,只是這九種智能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而是存在誰哪一方面聰明以及聰明程度的問題。即學校里沒有所謂“差生”的存在,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這樣的學生觀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師對每個學生都能給予積極、熱切的期望,多角度評價、觀察、接納學生,正確看待評價對象的成功與失敗。
我國著名教育家倪文錦認為: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應該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理念,對于出錯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要運用恰當的評價使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的同時,身心也得到健康的發展。所以,每一個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時都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并運用多元評價的方法,使祖國的花朵在健康正確的評價、引導中發展。
參考文獻:
[1]創新教育文薈教學月刊.教學月刊社,2009(4).
[2]鎬慊明,黃正平.小學班主任[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 衢州市衢江區廿里鎮中心小學)
新課程·下旬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