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祝文
(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江蘇淮安223001)
“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顧祝文
(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江蘇淮安223001)
“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性,是指導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則。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既是強國人才戰略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形勢下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但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還缺乏“以人為本”的精神,本文針對現狀提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差異等建議,使“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走向完善。
高校教育管理“以人為本”理念運用建議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負著為國家培養輸送社會主義事業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任?!耙匀藶楸尽笔强茖W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高校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庇纱丝梢?,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就是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確立學生在高校的主體地位;堅持依靠學生辦學校,以為學生的成才服務為辦學宗旨,切實保障學生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使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高校教育管理的主體對象是學生?!耙匀藶楸尽钡母咝W生教育管理理念就是以學生為工作中心。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要圍繞學生展開,工作的宗旨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當前,在多元化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沖擊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愈發彰顯其重要性。
(一)高?!耙匀藶楸尽钡慕逃芾砝砟钍菑妵瞬艖鹇缘那疤釛l件。
高校是人才戰略的重要基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必須尊重人才、關心人才、堅持以人為本,這既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又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高校應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符合社會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因材施教,努力培養專業性和綜合性人才,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使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科技、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相適應,由此可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強國人才戰略中的重要性。
(二)高?!耙匀藶楸尽钡慕逃芾砝砟钍桥囵B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多種思想觀念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大學生思想狀況和生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出現部分學生學習進取心不強,對社會工作和集體活動缺乏興趣,群體觀念薄弱,個人意識和自我觀念較強等問題,那么如何培養大學生成為合格人才就成為緊迫的任務。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是要培養思想獨立、富有創造性、樂于進取、關愛集體、充滿活力,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較高人文素質的合格人才。這樣的大學生才能學以致用,真正實現高等學校教育的目的。
以人為本地進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就是以學生為教育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具有獨特觀念的人。因此教育過程中更加應該啟發學生本身具有的獨立性,而不僅僅是灌輸式地進行強化教育,要讓學生展現自身的積極性和表現力,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在如今的高校內,學生教育工作還是缺乏“以人為本”的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忽視以“學生為本”的核心地位,過分強調教師的教育管理作用。
在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對“以人為本”的“人”概念界定不清,混淆了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學校通常只關注老師教育的部分,甚至老師的教就是教學工作的全部。但對于學生來說,老師教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如何能夠使學生接受老師教的部分,才是教育的關鍵。就是說,不論老師將知識和技能傳授得如何透徹,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領悟到了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能,才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如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是強調教師的作用,就忽視了教育的目的和根本。特別是在這種以老師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由于缺少學生的參與和關注,使得教育過程呆板、教育方式乏味,教育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各大高校中,教師的教學基本是統一標準,而沒有將學生的差異性考慮在內。這樣就會使教育和學生相分離,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往往在這種教育方式中被消耗殆盡。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方式單一。
由于高校的合并、擴招等諸多原因,高校面臨著巨大的教育教學管理的壓力,導致在教育管理方式上存在兩個方面的不足。
1.仍以單一的灌輸式教育方式為主,缺乏自主能動性的培養。很多高校在進行教育管理時,僅僅將學生當做一個被教育者,甚至是一個承載教育者觀念的容器。這樣的思想教育方式,容易把學生的思想禁錮起來,壓抑了學生的判斷力和篩選能力的發展。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在面對各種事件時,往往缺乏自己的觀點,或者盲目認同他人的觀點。這樣的學生缺乏自身評判能力,沒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極易被人蠱惑和利用,造成了學生的高分低能的同時,也給社會造成了困擾。這樣沒有自身的信仰或是沒有自身對于事物的評判標準的學生是很難生存的,缺乏必要的社會責任感。灌輸式教育還使得學生的內心需要被忽視,使學生感受不到在學校的溫暖。如果能讓學生在學習時進行選擇,更加體現出一種尊重的情愫,也讓學生對于學校多一份感情。
2.仍以單一的課堂教育為主,缺乏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體驗。很多高校的教育成功,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的成功。學生在畢業以后是以一個人的屬性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如果只是單純地看重學生的知識技能儲備,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學生是很難在社會上作出其應有的貢獻的。因此,學校除了完成知識的教學工作外,還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行為品德、心理素質等方面。所以,學校的教學不能僅僅依靠課堂,還應該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將社會作為第二課堂來鍛煉學生。由于我國的中小學生,全都是以分數作為其衡量標準,其能力的鍛煉基本為零。大學階段就成為學生鍛煉自身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進入社會前的唯一的一個機會。很多高校教師認為學生在社會中鍛煉不過是不務正業的表現,甚至會耽誤本身的學習。正是這種不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思想,讓學生在大學這個黃金時期,失去了進行全面能力培養的機會。
(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方式缺乏科學性。
在一些高些存在著教育管理與教學工作分離的狀況。這讓很多教師對于教育管理缺乏認識,沒有管理的概念。甚至有的教師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把教學工作搞好,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就完成了教育管理工作。這樣使得大學生在校期間,很難獲得科學的教育。不論在什么學習階段,教書育人都是教師應該履行的義務。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學生眼中的師長,教師的言行舉止、儀容儀表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因此,如果教師不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導,便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損失。在這方面,美國高校做得就比較到位。美國高校將教育內容分為三個大項,分別是教學、科研和服務。其中最重要的服務項目是指對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包括心理指導和行為指導。使得學生在生活過程中,不會因為缺乏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而選擇錯誤的路線。
針對如今高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明確教育核心,不斷地改進教育管理方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在大學生人生轉變的關鍵時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不能僅僅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者,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育實踐,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如有不對之處教師再循循善誘。這樣,教師和學生在地位上不再是上下級的感覺,而是平級對待,或如朋友一樣交心。
(二)因材施教,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
大學生由于入學的生活環境、教育理念、教育水平都各不相同,所以每個大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其本身素質也各有高低。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該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不能對所有的學生都采用同一種教育方式,因為即使對于一個或幾個學生有效果的教育方法,對于其他學生就很可能不適用甚至起到相反作用。
(三)善于與學生進行溝通。
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就需要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育,而了解學生,首先就需要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當代大學生面臨著時代的巨變,其心理變化也十分明顯,有的學生明顯表現就是不善于或不希望同別人進行溝通。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教師就需要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充分了解學生,做好教育工作。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我教育,來轉換學生自身屬性,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自己。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身的特長,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特長和能力。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耙匀藶楸尽钡慕逃芾砝砟?,是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高校作為向社會輸送人才的搖籃,應明確“以人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內涵和必要性,不斷與時俱進,深化“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靈活運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做到人盡其才,人人成才,為社會培養更多素質優良的人才。
[1]陳思維.對于高校體育特長生“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觀的再思考[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6,5:215-216.
[2]盧靜.論高校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缺失與對策[J].江蘇高教,2008,3:57-58.
[3]李卓.論民辦高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J].魅力中國,2009,13:5-6.
[4]吉哲.淺析“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以民辦高校90后新生為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9:208.
[5]馬蘭,劉秀云.論以人為本的高校外語教師的教育和科學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