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根壽
摘要:近幾十年來,常州市市政建設得到迅速發展。市政工程設計標準嚴格,工程質量要求高,必須重視和加強市政工程現場施工中的工程質量控制,防患于未然,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當前市政工程質量中存在的問題表現為設計標準滯后甚至空缺,施工圖審查不嚴,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三方管理不暢等問題。市政工程質量管理應抓住關鍵,在工作中做到科學有序,協調好各方關系,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1-0202-02
近年來,伴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健增長,城市基礎項目不斷增加,市政施工企業也得到長足發展。但由于對施工質量未能進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的損失和危害,也給社會帶來消極影響。工程質量問題已成為實施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國民經濟等重大決策成敗的關鍵。導致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很多,在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都存在著影響質量的因素,如施工時材料的質量差異、施工工藝的改變、天氣環境的變化、施工設備的磨損等,都會產生質量變異,造成質量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方法,對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水平極其重要。
一、當前市政工程質量中存在的問題
(一)設計問題
一方面,現在的市政設計、施工標準與實際發展相比,有的標準滯后,有的標準空缺,這制約了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造成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現在有些市政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力與實際科技發展水平相比,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有些設計人員對現在國家新上的項目如污水處理廠等的設計缺乏應有的知識及經驗,使得在施工單位按圖施工時,出現圖紙自相矛盾,各專業圖紙之間相互打架,設備無法安裝,因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經濟損失現象時有發生。
(二)市政工程施工圖審查問題
現在國家有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辦法,但無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這使市政施工圖審查機構在審查市政施工圖時有些審查難以操作。另外,許多地市縣施工圖審查機構,無市政施工圖審查資質,無相應資格專業人員,這就使施工圖審查批準制度難以得到切實貫徹,并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建設單位方面問題
市政工程的建設單位多為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委托)的單位(部門),有些單位由于自身的權力,不執行基本建設程序,不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開工多日還沒有簽訂正式施工合同、監理合同;有的工程不辦理規劃許可證、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和施工許可證,檢查時才補辦,時常出現“三邊工程”;有的政府投資工程為追求所謂“政績”,一味壓低工期,甚至縮短設計周期,這極易導致工程項目設計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質量隱患,造成工程質量內在品質的降低,運行后出現大量質量問題。
(四)施工單位問題
現在施工企業質量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有些建筑企業搞內部項目承包制,項目部只給公司交管理費,這種類似轉包掛靠的行為削弱了企業對項目部的質量管理,極易導致質量低劣;有些施工單位不具備相應資質,只好掛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質保體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圖紙施工,擅自變更設計。另外,隨著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和結構調整,原來的許多分包企業逐步成長為總包企業,這些新興的總包企業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質量管理控制和現場施工質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環節。
(五)監理單位問題
工程監理不到位,監理制度執行不嚴,部分監理單位存在資質問題和缺乏專業人才。在實際監理過程中,對于施工單位擅自變更施工設計、偷工減料等行為,監理單位往往缺乏有效的監理措施。
二、質量控制措施
(一)提高全員質量意識,以人為控制核心
做好質量宣傳工作,是搞好質量控制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們既不能把質量控制看成簡單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奧。由于參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你跟他講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聽進去了,明天卻忘記了。所以質量意識的灌輸,要分層次,一級一級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復雜的理論,逐漸會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符合大眾的口味。對質量的認識,有一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過程,這樣經過多次循環,質量意識才能深入人心。質量控制按其實施者不同,包括業主方面、政府方面和承建商方面等。所以,要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就要把宣傳工作循環、循環、再循環,具體、具體、再具體。天下沒有木頭腦袋和石頭腦袋,只要我們有信心、有耐心、有誠心,相信質量這根弦會繃緊在每個人的腦海中。人是直接參與工程建設的決策者、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所以人應作為控制的核心。避免人的失誤,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人的責任感和質量觀,達到以工作質量保工序質量、保工程質量的目的。
(二)材料、構配件的質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沒有材料就無法施工;材料質量是工程施的基礎,材料質量不合格,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標準。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創造正常施工條件,實現投資、進度控制的前提。在工程施工中,對材料質量控制應著重于充分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合理組織材料供應,確保施工正常進行、合理地組織材料使用,減少材料的損失、加強材料檢查驗收、眼把材料質量關、要重視材料的使用認證,以防錯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材料的質量控制要依據材料的質量標準,明確材料的質量性能。材料的質量標準是用以衡量材料質量的尺度,也是作為驗收、檢驗材料質量的依據。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量標準,如水泥的標準有細度、標準稠度、用水度、凝結時間、強度、體積安定性等。掌握材料的質量標準,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質量。如水泥的顆粒越細,水化作用就越充分,強度就越高;初凝時過短,不能滿足施工有足夠的操作時問,初凝時間過長,又影響施工進度;安定性不良,會引起水泥石開裂,造成質量事故;強度達不到標號要求,直接危害結構的安全。因此,對材料的質量控制,就是要檢驗材料是不是符合質量標準。
(三)堅持實行質量預防和質量控制
“質量第一,預防為主”是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的基本觀點。預防為主,就是要分析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采取預防措施。層層設防。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所以,實行質量預防和控制,防止質量事故,保證創優目標實現,首先要從預見的準備工作抓起。
原材料必須保質保量準時進入現場。絕不允許以劣充好的現象發生。無合格證和實驗結果的材料禁止運到現場。從材料上保證市政工程創優。
施工前技術交底必須明確、詳盡,防止出現違反規定的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的現象發生。特別對采用新工藝、新材料的工程,除技術交底要十分準確、詳盡外。技術主管負責人必須親臨現場指導施工,從技術上保證工程創優。
質檢部門要有預見性地把容易出現質量事故和質量通病的施工環節變為重點控制、檢查部位。把施工后的檢查變為施工前和施工中的預防,爭取工程一次創優。質檢過程中,不經認定的分項工程不準支付工資和獎金。
質檢部門的工作重點要放在工序控制上。分部工程質量是由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而來。而各分項工程又是由各工序組成。所以。搞好單位工程質量的核心是工序控制。是創優的具體保證。要不斷克服質量的薄弱環節,以推動工程質量的提高。
如果發生工程質量事故。要對質量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對直接責任者除做好思想工作外。還應根據事故損失的大小。給予事故責任者一定的經濟制裁,并通報批評。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全體市政工程施工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杜絕質量事故的再次發生。
三、結束語
市政工程現場質量控制涉及的內容較多,遇到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貫穿于施工階段的全過程。只有緊緊抓住關鍵性措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科學有序,從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避免不必要的質量事故發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體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峰,王彥.淺議幾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07,(35).
[2]黃嘉衛.公路路基施工的壓實控制探討[J].山西建筑,2008,(1).
[3]閻瑛.淺議城市道路的質量保證[J].山西建筑,2008,(5).
[4]張遠金.市政道路工程在機械施工中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8,(1).
[5]何強.探討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問題的控制與對策[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8,(3).
[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