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領導干部的威信是科學的領導行為應具有的根本特征。我黨歷來重視提高領導干部的威信水平,幾代領導人對領導威信的提高都有著全面的論述。當前,我們不能忽視一些領導干部威信異化、威信表層化、威信弱化導致的威信水平降低的問題。領導干部要有效地實施領導,就需要樹立威信,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威信的特殊作用。
【關鍵詞】領導干部 威信水平 問題
領導干部在領導活動中,不僅要善于向群眾昭之以權,明之以法,曉之以理,更要善于展之以才,播之以德,動之以情,努力在群眾中形成較高的威信,并充分發揮威信的作用,把權力融于人格力量之中,使群眾和部屬心悅誠服地接受領導,這是科學的領導行為應具有的根本特征,也是優秀領導干部應該追求的境界。領導威信越高,群眾追隨領導就越自覺,領導對群眾的影響力就越大。所以,威信實質上反映著領導干部的影響力。
我黨歷來重視提高領導干部的威信水平
我黨在人民群眾中具有很高的威信,這與我黨幾代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黨的威信、黨的領導人的威信、黨的干部的威信是分不開的。
毛澤東的許多重要文章都談到關于增強黨的影響力,提高黨的威信問題。他的許多論述都把黨的威信與黨的領導人的威信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談到:“今天,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面臨的歷史使命不同了,但堅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尊重人民、尊重士兵的根本立場不能改變。這對于恢復我們黨的形象和威信,搞好部隊建設,都是至關重要的。”①在如何增強我黨的影響力和威信問題上,毛澤東不僅提出一般的要求,而且非常重視健全增強黨的威信的制度措施。
鄧小平非常重視黨和領導干部的威信問題。他指出:“我們黨是執政的黨,威信很高。我們大量的干部居于領導地位。在中國來說,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犯了錯誤影響也最大。因此,我們黨應該特別警惕。”②文革過后,鄧小平對黨的威信狀況非常擔憂,他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一文中講到:“‘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幫’大搞特權,給群眾造成很大災難。當前,也還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權,特殊化,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損害黨的威信,如不堅決改正,勢必使我們的干部隊伍發生腐化。”③
江澤民也反復強調維護黨的威信,增強干部的威信。他指出,軍隊高級干部能否保持清正廉潔、勤儉節約,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威信,而且關系到黨的威望和軍心士氣,領導同志的工作作風好,就能夠樹立威信,凝聚軍心,增進團結,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胡錦濤也十分重視干部的威信問題。他明確要求領導干部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要心系群眾、服務人民,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為重樹共產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胡錦濤提出了“黨的先進性建設”理論命題,并在2006年的兩會期間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2012年1月,胡錦濤在中央紀委全會上又特別突出地強調了保持黨的純潔性和提高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問題。
當前一些領導干部威信水平降低的主要表現
當前,我黨各級領導干部的威信水平總體上比較高。但是,個別領導干部中存在的言行不一、雙重人格、脫離群眾、以權謀私、弄虛作假等問題使領導威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表現為威信異化、威信表層化、威信弱化等問題。直面這些問題帶來的挑戰,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是當務之急。
威信異化。威信異化是指領導干部對于威信涵義認識理解出現異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以為讓群眾和部屬畏懼就能產生威信。個別領導干部為了樹立威信,濫用職權,妄想把威信建立在盛氣凌人的基礎上。二是以為與群眾和部屬保持一定距離就能產生威信。有的領導干部架子十足,高高在上,以為越這樣對群眾和部屬的影響力就越大。三是以為遷就群眾和部屬能產生威信。一味地順從和無原則地遷就,以此想贏得群眾的好感,以樹立自己的威信。四是以為靠蒙蔽群眾和部屬可以提高威信。這樣的領導干部熱衷搞“政績”工程,片面追求政績和轟動效果。這樣做實則不能提高威信,反而會大大降低領導干部的威信。
威信表層化。領導干部威信表層化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表現。一是群眾和部屬對領導干部的尊重信任表面化。不少群眾不愿意對領導說心里話、說真話。有時,群眾和部屬表面上裝作信任、尊敬領導干部,只是懾于領導干部的權力或為其保全面子。如此表層的威信是不會持久的,領導干部一旦失去手中的權力,其威信馬上一落千丈。二是群眾和部屬對領導干部的贊成擁護口號化。一些地方和單位由于受傳統習慣和不實作風的影響,工作注重表面的形式,凡有活動和任務就要下級表態支持,下屬就只好順應領導的意圖表態,口是心非地迎合上級。三是群眾和部屬對領導干部的支持服從功利化。一些群眾和部屬之所以對領導干部俯首帖耳,不是因為領導干部具有較高的威信,而是看重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會給其帶來的好處,一旦得不到預期的利益,就會敬而遠之。
威信弱化。威信弱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五個方面。一是權力弱化導致的威信弱化。有些本屬于領導干部的權力,由于各種原因,這些權力或是由上級收回,或是不能有效行使,就會導致威信降低。二是思想僵化導致威信弱化。有些領導干部在處理問題時,思想僵化,不能與時俱進。領導干部一旦這樣,就無法應對日新月異的現實情況,日積月累,群眾和部屬就會不滿意,從而降低了領導干部的威信。三是工作業績平平導致威信弱化。如果領導干部能力較弱,工作上不求進取,這樣單位工作就沒有起色,會使群眾懷疑領導干部的能力和品質,逐漸對領導干部失去信心,使領導干部威信弱化。四是不重小節導致的威信弱化。個別領導干部不能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中得過且過、馬馬虎虎,這就在不知不覺中弱化了領導干部的威信。五是不懂業務導致的威信弱化。有些領導干部把崗位當成官位,只熱衷于做官,不下功夫研究業務,不傾心抓工作。群眾感到跟著這樣的領導干部沒前途沒希望,從而導致領導干部的威信弱化。
出現以上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個人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的因素。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各種非主流價值觀對傳統價值觀的沖擊日益強烈,一些腐朽的西方價值觀念在蔓延傳播,導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淡化,從根本上背離了黨的宗旨,喪失了樹立威信的基本條件。
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威信的特殊作用
領導干部的權威和威信關系黨的事業成敗,是革命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革命勝利的必備條件之一。恩格斯在《論權威》一文中指出:“革命活動的首要條件是要有一個能處理一切問題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④沒有領導的威信就不可能有任何一致行動,就沒有秩序社會。威信是群眾對領導的評價,雖然威信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但其基本含義是“威望和信譽”,它是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經過領導干部個人言行的影響逐步形成的。領導干部的威信,直接體現為群眾對領導干部的贊揚、尊敬與信任。領導干部要有效地實施領導和實現工作目標,就應該在所在單位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個人威信,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威信的特殊作用。
領導干部的威信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領導各項事業順利進行并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是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工作內容。領導干部具有威信就意味著領導干部被群眾和部屬尊敬、理解、信賴和欽佩。領導干部的威信一經形成,就會成為一種穩定的心理氛圍,就可以在領導干部和群眾及部屬之間起到調節心理氣氛的特殊作用。有威信的領導干部因為受到群眾和部屬的尊敬和愛戴,群眾和部屬就會相信教育的真實性和可信性,所以往往樂于接受教育。
領導干部的威信能極大提高領導的效能。領導干部的威信可以激發群眾和部屬的能動性,使群眾和部屬負責而有創造性地完成領導干部交給的任務,從而可以有效防止領導過程中的“指揮死角”。這是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領導干部在與群眾和部屬交往中,威信除了使群眾和部屬產生心悅誠服的感受外,還會影響和改變群眾和部屬的心理與行為。領導干部的威信度愈高,其與群眾和部屬之間的心理距離愈短,個人的影響力也愈強,這是領導干部提高工作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在沒有威信的情況下實施領導,群眾及部屬就不會盡心盡力圍繞領導干部的意圖創造性地完成任務,只會被動機械地執行命令,對于瞬息變化的情況也不會主動地隨機應變。
領導干部的威信是實現單位團結統一的重要條件。團結就是力量,團結統一是頑強戰斗力的靈魂。要完成各項任務,沒有團結統一不行,沒有團結協作不行。要實現整體的團結統一和積極協作,領導干部具有較高威信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因為團結統一在一定意義上取決于單位領導干部威信的高低。要實現團結統一,就需要領導干部有寬廣的胸懷和氣量,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群眾和部屬緊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圍。
(作者單位:西安政治學院政工系)
注釋
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2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0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2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