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咨詢發達,大學生暑期打工現象日趨廣泛,暑期兼職已經成為高校校園中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如何正確看待這一問題并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兼職;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對象為2009級針推英語本科班、2009級針推本科班共計240人,2011年共計68名學生外出暑期打工。調查主要涉及打工的預計地點是否出現變動、外出的打工的途徑(中介、朋友介紹或自己去找)、中介的費用、外出打工的期限、工作的基本情況、用人單位的信用度等方面。
二、調查方式
短信、QQ留言。
三、調查結果
(1)數據顯示。接受調查的人員打工地點分布在北京、鄭
州、深圳、惠州地區。從事的職業有保安、家教、按摩師、食品廠員工、電子廠員工。月工資750~1800元不等,打工期限30~60天不等。交中介費比例為73%。中介費用100~300元不等。工作時長為3~12小時不等。假日2~8天/月不等。用人單位信用度42%。其中非中介工信用度為88%,中介工的信用度僅為25%。調查中37%的人員為非中介工,并且非中介工的打工地點并未變動。被調查的中介工的打工地點與預計地點不同率為100%。(2)被調查者問題反映。第一,中介承諾與現實情況相差甚遠。被調查的大學生選擇暑期工種類時主要關注用人單位的食宿條件、工資待遇,用人單位及中介會抓住這個突破口巧言用不合實際的條件來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以賺取更多的中介費用,而被調查大學生們卻很少去驗證該中介的所說的條件是否屬實,只是在現場詢問中介。第二,學生牽頭聯系中介易引起同學之間矛盾糾紛,為將來校園安全留下隱患。第三,辭職程序復雜。一旦發現實際情況與預期不符,部分學生要求辭職。用人單位會以此為借口扣除工資。一般的辭職報告要在7~15天前遞交到主管部門。由于程序復雜、耗時長,導致一些人員無法及時回校以及工資與預計工資不合的情況。第四,食宿費用不一。第五,單位不同,工資結算不同。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暑假,部分單位第二個月按天結算,有的則月薪扣除月剩余天數工資。(3)問題研討。第一,打工應與專業相結合,使收益最大化。通過調查假期參與兼職工作的工種與自身所學的針推專業相關的不到10%,參與專業相關的職業人員主要集中在鄭州,月薪也能拿到1500元以上(男生)、2500元(女生)以上并且包含食宿。與非專業職業人員相比,無論工資待遇還是地理環境以及安全系數都占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身體力行的去找兼職最為關鍵。第二,將用人單位可信度放在是否打工的第一位置。
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暑期打工觀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將大學生打工管理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工作,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與兼職相關的各種關系,使學生認識到兼職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鍛煉能力,利用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踐,活學活用。(2)引導學生豐富文化生活,兼職并不是學生積累社會經驗的唯一途徑,應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3)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網絡工具,獲取豐富的信息去探尋適合自己的假期兼職。正規企業現如今都很重視網絡宣傳,可以通過網絡上的聯系電話落實實際情況,再決定是否前去。(4)勸阻學生牽頭聯系中介。學生對社會的印象仍處于認識上升階段,不諳世事的學生受到中介鼓動誘惑,認為可以一舉兩得,既可以幫同學找到打工單位,又可以掙錢補助自己生活,在對用人單位并不了解的情況下,相信中介,成為中介的咽喉,一旦沖突發生,則首當其沖,成為同學的攻擊對象,為將來的校園安全埋下隱患。(5)打工應以鍛煉自身能力、成長成才為終極目的。打工應以鍛煉自身能力、成長成才為終極目的,而部分同學去電子廠、食品加工廠打工,一兩個月下來,只是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不能突出學歷優勢,成為了廠里的熟練工,但各方面的能力并沒有隨之得到提升。(6)引導學生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工種。社會上提供的崗位很多,要引導學生注意崗位的選擇性,既要注意通過社會打工來獲得經濟收入,又要有超前的眼光,選擇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工種,既可以強化專業思想,提高專業素質,又可以為將來的就業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7)學校應提供與專業相關的打工機會。一般來說,高校對學生打工問題都持保留態度,一方面既不能對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生活上更多的幫助;另一方面出于安全考慮又不希望學生外出打工。但筆者認為,隨著社會變革,參與打工的學生日益增多,不作為不代表就能抵御學生外出打工風險,應積極為學生聯系可信度較高的用人單位,降低風險,達到學生和用人單位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