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 要:本文是作者結合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論述了新課標要求下的生物教學方法及心得。以教師觀念轉變為先決條件,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安排實驗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等,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考試成績。
關鍵詞:生物教學 教師觀念 興趣 實驗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51-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及文化體制的迅猛發展,教育體制也在進行著不斷的深化和改革,應試教育在逐步的向素質教育轉化。所謂的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性,注重開發人的身心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但是如何來實施素質教育卻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挑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目的及方法都有著根本的區別,對于一位優秀的生物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是新課標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本人從事生物教學二十多年,總結了以下一些生物課程教學心得及方法。
1 生物教師必須轉換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生物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完成科技制作、探索性試驗、社會調查等多項課題研究工作,這就對生物教師的教學能力、實踐能力與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完成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任務,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生物教師就必須先轉換自己的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教學匠”,更應該是帶領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的領路人[1]。
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流程為:課前提問—討論—講解—鞏固練習—考試。這種方法也是傳統教學中常見的,但是實施的過程卻各有不同,產生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提出問題包括復習問題和預習問題,在每節生物課程開始之前我首先要對上次課程講授過的內容進行抽查提問,加強學生對學過知識的記憶。預習問題是指每節課結束后我都會根據課程標準,對下一節將要講授的新知識設計出預習問題或相關趣味知識,要求學生根據我的問題預習下節課程、通過網絡或者課外書查閱閱相關資料,了解更多的知識。討論是指對我要求查閱的問題讓同學們進行相互討論和學習,同時我會隨機的讓一些學生給大家講述他們查到的資料及提出疑惑的問題。如今是網絡化信息時代,每位初中生都應該學會利用網絡查閱資料的能力。講解是指對同學們查閱到的各種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同時逐步引出課本知識,并進行系統化的總結,既便于學生們記憶又達到了課程的要求。講解結束后讓學生做一些練習題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考試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一個檢驗,每一大節或者一章都要進行考試,認真評分,了解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的程度。
在教學過程,教師不能拘泥于一兩種永久不變的教學方法,而是應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比如比較教學法、引導教學法、提綱教學法、伙伴教學法、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輔助工具教學等等。根據各個不同的知識點變換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既能使學生有新鮮感又能輕松的的接受知識。
2 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2]。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誘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教師進行教育和教學的重要手段,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激發興趣。
2.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協調、一致的師生關系不但是有效進行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必要條件,而且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關鍵。當一位學生喜歡上了這位老師之后,慢慢地便會喜歡上這位老師所擔任的科目了。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尊重學生的感情基礎,教師對學生充滿信任和期望,這樣師生之間的感情才能交流。重視學生的每一次進步,用心和學生交流。教師還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基礎差的學生耐心輔導,使學生對教師有好評,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師生之間共同語言的形成和感情的融洽使學生感到教師可敬可愛可以信賴。如果沒有學習好,就感到對不起教師。這種心態刺激他們努力的去學習;反過來,又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讓這些學生盡快掌握和理解知識要點,使教者樂教,學者樂學。
2.2 “疑問”教學激發興趣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教師要善于捕捉教學中的“疑”。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假如一堂課設計些和學生的生活有關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相關趣事,引起學生們興趣的疑問,使學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道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使學生被懸念緊緊黏住,真正進入學生的角色去學習。例如,某一內容講授伊始,用適當有趣的事例來設置疑問,以誘發學生急于解疑的心態,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像學習裸子植物時,教師課前可以布置預習問題:松樹與楊樹、杏樹、桃樹等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別之處?松樹是不是綠色開花植物?為什么?此即抓住學生熟悉但不完全了解的事物設置疑問,學生根據疑問查閱相關資料,新課開始采用“先松后精”的方法,讓同學們自由發言,一個個疑問被逐漸的解開后,由老師進行精講,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在設疑、解疑的過程中,教師要“激疑、質疑”,引導學生爭論,造成學生覺悟的機會,使教有熱情,學有興趣。
2.3 用成功激勵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格爾斯基認為:“興趣和注意來自成功。”一個人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難免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沒有人不喜歡被別人贊揚,這是人的天性,被贊揚的人,會對引來“贊揚”的話題有興趣,更有熱情[3]。
在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之時,我用提問學生回憶已學習過的知識方式引入新課的學習。“生物圈里的動物有哪些?”“你會給這些動物分類嗎?”學生躍躍欲試地搶著發言,但沒有系統性。在及時地表揚之后,我又用“動物怎樣分類的?”“看誰想得快想得全,水中動物有什么共同點?”等一系列課前結合書本而設計好的有知識梯度的問題,帶領學生看書,讓學生在回答中找到興趣找到自己的價值。上課時,對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我總是及時地給予表揚,讓他們嘗到被表揚的滋味,讓他們有成功的喜悅,由此,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成功教育是當今流行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是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學習的成就,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從而轉變為進一步學習的內部動機。
2.4 實際應用激發興趣
初中生正是對新奇事物充滿無限好奇的年齡,他們還不理解科學的真正含義,他們甚至有時會懷疑學習有什么用途?生物科學是當代科學的前沿,生物技術是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科學家為之獻身,生物領域中眾多的未知數正期待著年輕一代去探索和研究。因此,適當介紹生物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及其發展可以有效地給學生以啟迪。例如,模擬細胞膜結構研制成的“生物導彈”將會廣泛應用于眾多疑難病癥的治療中。“導彈”的外衣是磷脂雙分子層,“子彈頭”是蛋白質。把“生物導彈”注射進人體血液后,“子彈頭”就會發揮識別作用到達病變部位,“導彈”隨之定向爆破,施放藥物,殺死病毒或癌細胞。治療乙肝、肝癌、結腸癌的“導彈”已研制成功,在我國的中山醫院,經手術和“生物導彈”治療的肝癌病人壽命已延長五年以上。
生物來源于生活,又反過來作用于生活。在教學中只有將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以分析或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和現象,使理論再回到實踐。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
3 加強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對于任何一門自然學科來說,沒有實驗活動作為基礎,理論知識就會成為空中樓閣,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也不例外。初中實驗教學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師按照教材向學生傳授有關新知識—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用實驗結果驗證新知識—老師做概括性總結。這種教學模式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新課程的生物實驗教學要求激勵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在實驗教學中,要不斷嘗試培養學生敏銳、精確的觀察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盡可能地將演示實驗設計成學生動手的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做好每一個探究實驗。
由于城市與農村學校的條件有一定的差別,教師可以根據環境設計不同的實驗內容,例如“腐乳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水果的腌制”等教學內容每位學生在家里基本都能開展,農村學生可以進行“果樹嫁接技術、蝌蚪養殖、青蛙解剖”等生物實驗。只要教師思想重視,敢于創新,因陋就簡,充分利用當地常見的材料或廢棄材料,就可以設計低成本實驗,使很多生物學實驗能夠正常進行。
實驗過程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活動貼近生活和社會實際,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用性和價值性,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就在我們身邊,生物與我們的生活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這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意識。
4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已經走入課堂,立體多方位的影像加強了學生的感知。在生物課教學中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既可以拓寬學生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使學生受到感染和啟示,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揮寓教于樂的教學優勢,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通過多媒體可以突破時間、空間、微觀、宏觀的限制,使教學內容所需要演示的事物、現象、過程全部再現于課堂,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操作,使他們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首先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確立教師工作的作用和地位,其次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同時要注重實驗課程的重要性,合理設計實驗課程,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生物教學的效果,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及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立彥.淺議初中生物教學的方法[J].教法研究,2012(18):55-57.
[2] 彭曉亮.提高初中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7):60.
[3] 李玉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培養[J].教育教學研究,2007(8):186-187.
[4] 趙國華,王玉珍,趙文英.多媒體技術在生物化學教學中作用的分析[J].教育探索,2007(8):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