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

摘 要:在思品課教學中,將最新的社會生活材料引入課堂,克服課本資源的滯后性,使思品課躍動著快樂音符。社會生活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關鍵詞:鮮活材料 思品課堂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52-01
1 社會生活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精選新穎典型的反映社會生活的材料,恰如其分的引進到思品課堂,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了課堂教學,讓教學跳動著時代的脈搏,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活力,讓課堂生動活潑、輕松快樂。
充分利用多媒體呈現時事材料,如視頻、圖片、圖表、文字資料等等。特別是充分利用好視頻,視頻具有圖片、圖像、音頻、視頻等綜合效果,更直觀生動形象趣味,能夠多方位調動學生感觀,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比如:學習“孝敬父母”時,播放感動中國人物“暴走媽媽”—— 陳玉蓉的視頻:55歲的陳玉蓉每天暴走10公里,以減肥消除脂肪肝。風雨無阻7個月后,她瘦了16斤,脂肪肝也不治而愈了,她靠自己的努力挽救了兒子的生命。陳玉蓉感動了每一個中國人,再一次說明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看完視頻后,學生的眼中充盈著淚水,學生被陳媽媽感動了。趁熱打鐵,我點撥到“我們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翩翩少年,父母對我們傾注了多少情和愛,料理我們的生活,保障我們的身心健康,關心我們勝過關心自己,這些縈繞在我們的心頭腦際。談談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學生動情地講述著父母對自己的無微不至的撫養照顧,教給自己生活的技能,思想上的關懷,教自己做人……講到動情處,學生泣不成聲,學生被自己父母平凡的付出而感動。
我進一步引導:“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唯有愛和孝敬來回報。怎樣孝敬父母呢?學生各抒己見,談了自己的行動計劃: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本堂課,沒有講述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平凡而令人感動的故事觸動了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和怎樣孝敬父母。
2 社會生活材料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時事材料與書本知識的有機結合,大量典型的鮮活直觀形象的材料(視頻、圖片、圖表、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對材料的探究感悟中,分析理解課本知識,水到渠成,讓抽象的課本知識變得的淺顯易懂。
比如,上海世博會是世界的聚會是中國的機遇,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和國際地位提高的證明,也是中國難得的發展機遇。播放上海世博會的視頻簡介,并用多媒體出示以下材料:
上海世博會將是世界各國人民的一次偉大聚會。在世博會這個交流的舞臺上,每個國家或民族都展示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科學發現和創新精神?!白屖澜绺鞯氐娜藗兙奂谝黄穑瑸楦鞣N觀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獨一無二的方式,這就是世博會的魅力和價值所在!吸引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吸引海內外7000萬人次游客前來參觀,從而以最為廣泛的參與度載入世博會的史冊。
學生探究問題:中國能夠舉辦世博會,說明了哪些道理?學生獨立思考,而后小組交流,代表展示本組觀點,師生共同歸納輸理,得出以下結論:(1)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是時代潮流。(3)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4)中國的綜合國力增強了,國際地位提高了,是一個正在和平發展的大國。(5)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當今世界樹立起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中國要抓住機遇期,加快發展。
3 社會生活材料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如,學習“科教興國戰略”,由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完成。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最新材料、精選材料;小組合作完成課件的制作;本組代表用多媒體展示自主學習成果。A組的展示—— 我國科技教育創新的輝煌成就:材料1:中國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共授獎374個項目和10位科技專家,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5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8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8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向獲得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謝家麟院士、吳良鏞院士頒發獎勵證書。材料2: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峰值速度和實測速度分別為每秒1206.19萬億次和563.1萬億次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計算機“天河一號”名列世界第五、亞洲第一。
材料3:2012年6月,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全程歷時13天。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成功,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全掌握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B組—— 我國的科技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表1)。
B組學生搜集了資料,并通過表格方式,進行鮮明的對比,差距一目了然。這種狀況,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面臨巨大的壓力,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刻不容緩。科教興國,學子任重,青少年要不斷學習,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創新能力。
學生在搜集時事材料、分析展示時事材料的過程中,拓展了視野,培養了搜集提煉整合資料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與人合作能力、探究質疑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講解展示能力、學以致用能力。
4 社會生活材料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時事材料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代同步,使學生樹立了“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意識,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也使學生變得活潑、開朗、大膽,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如,學習“加強法制建設,健全法律監督”時候,出示如下最新材料: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代表們共提出議案566件,主席團全部交付全國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這是歷次人大會議中代表建議總數最多的一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發展規劃、建設項目、社會事業、公共事務等等?!?/p>
學生通過分析,懂得了:公民依法享有批評權和建議權,依法行使批評權和建議權利,有利于促進國家機關提高辦事效率,提高決策水平。我們青少年要珍惜自己的監督權,為國家的法治建設做出應有達到的貢獻。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以最快的速度呈現時事材料,結合教學內容,精選新穎典型時事材料,恰如其分地運用到思品課教學中,鮮活材料讓思品課躍動著快樂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