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內容摘要】數學學科能力的培養在初中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意義重大。但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對數學學科能力培養海存在諸多誤區。個人認為培養初中數學學科能力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數學思想的運用能力;對數學學科能力的提升做整體規劃;針對各種能力培養進行專題講座和綜合實踐活動。
【關鍵詞】數學學科能力 自主學習 數學思想 課堂教學
每一門科學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和學科能力培養。初中數學學科能力專家們眾說紛紜,個人認為應包括: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考分析因果能力、運算能力、語言表達稱述能力等。這其中很多能力還可以細化。
一、進行初中數學學科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課程改革已經進行十余年,2011 年又根據課改經驗和教訓重新修訂了課標。培養初中數學學科能力,是深度推進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初中數學學習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科學提升教學質量的需要;構建能力立意的課堂教學的需要。
二、當前初中數學學科能力培養的誤區
1.模糊、隱性:有的數學老師對自己所帶年級和班級的學科能力認識處于模糊、隱性的狀態,沒有明確的目標,亦沒有針對性的計劃。
2.簡單、僵化: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教材的要求,不根據自己學生的學情簡單、僵化沒有變通的按部就班,結果老師教的痛苦,學生學得很累。
3.隨機、無序:就題論題,哪黑哪住,想到哪兒講哪兒。
4.繁瑣、低效:有的一種能力學生已經掌握教師每次碰到該類型的試題仍然羅嗦一遍,既沒有加深也沒有拓寬,仍然重復“昨天的故事”,效率極其低下。
5.三維一體的目標沒有得到具體的落實,表現在: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與運用;能力培養單一、片面如很多數學教師偏重于計算能力。這些集中體現在很多老師在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十余年之后,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偏愛題海戰術。
三、初中學科能力提升實施策略
根據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可以看出:數學課改所追求的能力已不限于了解、理解、運用三個層次的縱向分類,而是包括查閱、存儲、提取、整合、提問、鑒賞、交流、探究、實踐、創新等多維度、多層面的能力。這要求廣大數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能力潛移默化的培養;要善于教會學生學習,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引領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積極培養學科思維能力。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1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是數學老師應盡的責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應:學會閱讀教材,找出關鍵詞、有效信息,如學習“代數式的值”一課時,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抓住:什么叫“代數式值”?即弄清楚概念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如何正確地求出“代數式的值”,即把握解決求“代數式的值”的幾個步驟,這是解決怎么辦的問題;最后還要提醒學生們在學習過程應注意的問題,即把握其中的難點、疑點、惑點,如“字母在代數式中所處的位置必須搞清楚”或者其中的字母是負數或分數,我們又該如何處理?通過這樣一個程序,學生以后自傲預習、自學的過程有一個大概的思路可以遵循。
(二)數學思想的運用能力
數學思想是學數學學科能力的抽象,初中需要寫手初步學習與掌握的數學思想有:分類思想、化歸思想、數型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消元思想等等。本文以建模的學習為例。如進行蘇教版《代數式的值》一課的教學:
根據上表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得出:
搭1條“小魚”,用了8根火柴棒;搭2條“小魚”,增加6火柴棒,即8+6=14(根);搭3條“小魚”,又增加6火柴棒,即8+6×2=20(根);……搭n條“小魚”,要用的火柴棒是:8+6(n-1)根。
本課是學習“代數式的值”,對于教師的數學模型建立也比較抽象,故通過學生搭建“小魚”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不斷獲得對“函數”的感性認識,主要形式就能感悟模型思想。所以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動手學習實際和建模狀況,合理組織活動。最終的目的是讓七年級學生通過動手摸索去一定的經驗,可以自主探索“搭建小魚”,從而把握“代數式”的表達方式,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只是借助注意一個表格來幫助學生將具體的數據抽象成一個規律,以幫助學生建構數模,明確“已知代數式的值,求代數式中字母的取值”然后再由這個規律去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量變化過程中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三)對數學學科能力的提升做整體規劃
學生學習特點和教材特點所致選取恰當的學科能力提升的載體來促進學生整體學科學習能力的提升初中階段的三年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各不相同,但幾種能力的提升是貫穿于三個年段的每個階段的。其它兩個能力雖然不是某個年段提升的重點,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開展,也要開展好研究,因為幾種能力互為基礎,相互遞進,是螺旋上升的關系。同樣是計算能力,初三和初一的要求已經是完全不同了,但是數學學科能力培養與提升在實施過程中是不能分割的,必須依托于一定的載體來完成。
學生數學學科學習能力的提升必須是以具體知識的學習為載體,所以必須與數學課堂教學緊密相結合。提升學生數學學科學習能力本身就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學生學科能力的提升又對提高數學課堂實效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所以提升學生數學學科能力必然要依托于這個主陣地。當前構建高效課堂、幸福課堂、和諧課堂,無論哪種課堂都要以初中數學學科能力的培養為出發點、載體和落腳點。但是如何通過教師藝術性地解構教材,設置情境,訓練能力則需要我們數學教師不斷學習,提升理念,增強駕馭課堂的能力,善于深入淺出地講解和變式訓練。
(四)針對各種能力培養進行專題講座和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還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對全體同學進行學科能力同識和專題提高;對學有余力的同學開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和數學知識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所學學科能力的應用,從而達到內化的目的。
初中數學學科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漫長的過程,需要每一個數學的數學教研組整體規劃,扎實落實;特別是對數學學習的后進生更需要多一分關愛,我想對他們終身的發展之意義便不再數學課堂與學校教育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