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旺
摘要:新時期,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德育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能夠塑造小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本文主要探討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德育工作之間的重要關系。
關鍵詞:小學;校園文化;德育工作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德育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育人。要想實現學校德育目標就需要建設積極而健康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的特殊文化環境引導著小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校園文化建設為小學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是實現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推進小學德育教育的必然需要
德育工作就是將一些社會意識和規范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具備較高的品質,德育工作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個方面。小學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是相輔相成的。一般來說,德育教育包含了顯性和隱性教育兩種,顯形教育主要是把思想政治課作為重點,用科學理論教育學生,讓他們形成高尚的情感,用社會主義思想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鼓勵學生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用堅定的信念積極學習成才,不斷發奮圖強,形成良好的校風,讓校園文化建設成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小學生的思想品質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因此在進行顯性教育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對學生進行隱性教育。隱性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并且還能夠凈化學生的思想,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無形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理念。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校情的需求
學校的師生員工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學、管理等活動中創造的文化環境和物質形態就是校園文化,能夠積極地影響小學生的個性,讓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多方面的特點,內容具有全面性,方式具有隱蔽性,作用具有持久性。校園文化的建設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小學必須積極建設健康的校園文化,自覺抵制低級的東西腐蝕校園。小學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事業的建設基地,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德智全面的人才,因此我們應該要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努力營造濃厚而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實現德育工作的突破,以此讓小學生受到真正的教育。校園文化既是一種文化氛圍,又是一種意識形態,對學生的情操陶冶和行為的規范具有積極影響。學校通過德育教育實現校園文化建設,小學的目標就是要創造與時代發展相符合的校園文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新城區建設對學校的呼喚
學校的物質文明建設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校園環境的凈化,也是實現文明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條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優美、舒心的校園環境更加直接地反映了小學校園文化。當學生進入學校后,能夠直觀感受到校園布局的規范與合理,舒適的學習環境、美麗的環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優美高雅的環境帶來了良好心情,讓他們的心情會更加愉悅。
一個思想素質不高的學生來到一所校風好、學風濃的學校,雖然不能立刻變好,但是他的不良行為習慣卻可以得到遏制,積極向上的環境可以激發出他身上的積極一面,這就是校園文化的感染。所以,發揮好校園文化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素質形成積極影響。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教師應該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教學樓正面,寫上“教書貴在教人、教學貴在教育”等標語,將優秀人物、科學家、文學家等名人畫像掛置在教室墻上、樓道墻上等地方,就好像給學生指明了奮斗的方向;教室內“務實、勤奮、求知”的班訓,使之成為學生的奮斗箴言;學生寢室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寧靜致遠”等條幅,反映出宿舍文化的內涵;餐廳內“人最可貴的品質是先人后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標語,告誡學生要珍惜勞動人民的血汗成果,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定期更換的校園黑板報,集知識性、趣味性、時事縱橫于一體,成為學生學習知識、拓展視野、陶冶心靈、了解社會的萬花筒,讓師生在觀看中自省、自勵,修身養性。這種讓墻壁說話、道路說話,讓花草傳情、樹木達意的典雅環境,通過校園環境建設給學生創設一種健康積極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積極向上地發展,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應該利用學校環境的教育作用,營造一種積極樂觀的校園文化氛圍。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師生品德素質的需要
建設校園文化就需要加強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改革,提升教師文化素質和師德品質,教師應該積極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領頭作用。很多教師都具有很強的使命感,在教學教育中以身作則,師德師風高尚。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一些腐朽的價值觀念也侵蝕著少數教師,讓一些教師的價值觀也出現了問題。小學德育工作的重點是學生,教師的師德品質也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得到較高的重視。因而在未來的德育教育中,我們應該加強教師的素養學習,讓教師正確地看待教育事業,要讓他們樹立忠誠的教育事業觀,對自身的行為規范要自覺遵守,用敬業的精神和高尚的素養去教育學生,充分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
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校園文化的質量和層次,而人文素養是小學生素質的關鍵。人文素養是一種基礎性素質,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文素養不但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還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立身之本就是他們的人文素養,小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使自己成為新時期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紅,《德育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
2.劉曉勤,《校園文化的德育醫院》[J],《閱讀與鑒賞》,2011.9
3.王玉紅,《論和諧德育對建設和諧校園的促進作用》[J],《教育與職業》,2007.26
本成果為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12]PLZ008。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