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炳林
[摘 要]作為支撐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組織形態,塊狀經濟存在不少素質性、結構性問題。加快向現代產業集群轉變,實現主導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的攀升,是我國塊狀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這個過程中,國內典型區域通過發展特色總部經濟、針對性嫁接外資、改造專業市場、龍頭企業引領創新、政府優惠政策安排等舉措,為其他區域塊狀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關鍵詞]塊狀經濟;轉型升級;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3)09-0051-04
塊狀經濟(Massive economic)是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形成的一種產業集中、專業化極強的,同時又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區域性產業群體的經濟組織形式,在強化專業化分工協作、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吸納勞動力就業、提高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塊狀經濟長期發展過程中累積的一些素質性、結構性矛盾,尤其是產業層次低下、創新能力不強、規劃引導缺失、平臺支撐不力等問題也逐漸顯現。推動傳統塊狀經濟的轉型提升,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區域競爭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般理論認為,塊狀經濟具有地域的集中性、要素的根植性、企業的關聯性、生產的專業性等特征,其轉型升級可歸結為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的轉型與在全球價值鏈上獲取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就此問題,國內外學者分別從全球價值鏈理論(Global Value Chain)、技術創新理論(Technical Innovation)、產品生命周期理論(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等多種視角進行了研究。結合已有的理論成果,本文著重從實證角度,考察國內典型區域推動塊狀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做法(見表1),分析和歸納其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一、轉移一般生產環節,發展特色總部經濟
塊狀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人力成本上升、土地緊張、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引導塊狀經濟中的企業將一般性成產環節轉移到人力和土地成本相對較低、基礎設施相對較好、產業配套相對完備的其他地區,使作為塊狀經濟“頭腦”的企業總部和作為“身體”的生產基地在物理空間上分開,這樣既能以較低的成本價格取得信息、人才等戰略資源,又能獲得轉入地的土地、能源、原材料、勞動力等常規資源,實現兩個不同區域的資源在塊狀經濟中的優化配置,依托區域塊狀經濟培育特色總部經濟的趨勢逐步呈現。
如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臺灣信息產業集聚地新竹,受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和環境承載等因素的影響,將大量的信息產業生產環節轉移至大陸長三角和珠三角,成功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使新竹逐步成為中國臺灣高新技術產業的“搖籃”和“龍頭”,成為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中心之一。又如,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加工制造為主的珠寶企業開始發跡于深圳羅湖區水貝,目前已經有超過3 000家珠寶企業及珠寶配套企業集聚于此,形成了“世界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水貝”的局面。但近年來,隨著地租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越來越多的生產加工制造企業陸續搬遷出去,水貝珠寶產業鏈逐步向研發設計、展示交易、品牌經營等產業鏈高端延伸,目前已有超過80%的“深圳珠寶”區域品牌成員企業入駐,并擁有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金麗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水貝玉器批發市場等眾多高水準、專業化的大型珠寶展示交易平臺,奠定了深圳作為中國珠寶之都的地位。
某種意義上來說,塊狀經濟是沒有“圍墻的園區”。要推動塊狀經濟的轉型發展,必須始終注重塑造自身高端化的特色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總部經濟,推進主導產業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并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推進塊狀經濟相關資源的整合,是形成塊狀經濟發展新優勢的基本原則。
二、針對性地嫁接外資,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塊狀經濟完全依靠內生增長和自我更新,已經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競爭環境。不少地區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把土生土長的塊狀經濟放到國際化的背景下,通過“嫁接”外資來做強和提升自己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從而實現產業的突圍和升級。由于不同塊狀經濟所擁有的產業屬性以及產業發展程度的不同,在嫁接外資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
一種是拉長型嫁接。例如,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嘉善第一大塊狀經濟——以膠合板為主、占全縣產值達30%的木業發展速度開始趨緩。為保持木業塊狀經濟的先發優勢,嘉善通過多方努力,引入了國際家具業的龍頭企業——臺升家具。該項目的引進,帶動了家具、化工、五金、包裝、玻璃等10多家配套外資企業的進入,意味著嘉善木業塊狀經濟的產業鏈得以拉長,從而促使嘉善木業向國際家具制造中心發展。另一種是補缺型嫁接。從1997年開始,海寧大量引進國外各類先進經編設備,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經編產業生產基地和市場集散地,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到了40%。但在原材料提供、經編產品后整理等關鍵環節上,海寧本地企業顯得力不從心,這嚴重削弱了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此,海寧將彌補產業鏈弱項作為引資的重中之重,并成功引進專門生產經編布原材料的項目,從而大大改善了經編產業鏈中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問題。
總而言之,無論有多少種版本,塊狀經濟“嫁接”外資的關鍵在于,利用塊狀經濟極強的技術吸收和低成本生產組織能力,實現外資的本地化。這個過程也是本地企業與外資企業實現產業融合的過程,兩者分別居于產業鏈中的不同位置,互為配套,外資對提升當地產業鏈競爭力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三、改造提升專業市場,引導塊狀經濟發展
專業市場是塊狀經濟起步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要想實現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的轉變,最終必須依靠市場,通過大量企業的衍生與扎堆而形成。當前,生產能力過剩是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產能過剩必然帶來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企業利潤減少和虧損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此時,通過完善商品交易的專業市場建設,緩解產品的銷路問題,無疑是很有效的途徑。
在此方面,義烏是一個典型。義烏的塊狀經濟多數是在商品交易市場的帶動下發展壯大起來的,即是“以商促工”的結果,并無先發優勢可言。而隨著產業規模的壯大,義烏又不失時機地推動傳統市場的改造提升。一方面,積極運用電子商務、連鎖配送、信用交易等方式擴大經營,努力推進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結合;另一方面,加速發展公證、咨詢、會計、法律等中介服務業,逐步實現專業市場從交易平臺到服務平臺的質變。正是通過商品交易市場的這種先導作用,為義烏塊狀經濟的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擁有40萬余種交易商品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而專業鎮經濟發展的廣東,也大力推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幫助廣大中小企業獲取市場和技術信息。比如,佛山市樂從鎮建成首個“國家級電子商務試點鎮”,中國塑料網、家家易、中國國際家具網、中國家具之都網等迅速發展起來,近八成企業都加入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引發了樂從鋼鐵、塑料、家具三大專業市場經營模式的重大變革。2011年,樂從實現了70多億元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帶動了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
由此可見,專業市場對塊狀經濟的帶動效應非常大,可以使市場信息、產品制造、銷售渠道、服務產業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傳統領域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加快完善與塊狀經濟相配套的專業市場建設,有利于進一步集聚信息、物流、金融、營銷等各種生產性服務資源,是促進塊狀經濟轉型提升的重要基礎。
四、龍頭企業帶頭引領,推動技術創新升級
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價值低,低水平重復競爭突出是塊狀經濟的通病。塊狀經濟的轉型升級、提升發展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提高塊狀經濟的核心競爭力。由于塊狀經濟的形成和發展,主要依靠的是區域內一批龍頭骨干企業的帶動和發展。因此,引導和扶持塊狀經濟龍頭骨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之成為創新型企業,對引領和帶動塊狀經濟內企業、產業的技術創新,加快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例如,面對國內外紡織品服裝市場激烈競爭,上海紡織提出了“科技與時尚”的發展理念,實施科技先導,確定了走高端紡織之路。在這一思路引導下,由龍頭企業上海聯吉合纖公司成功地研制開發出葆萊絨保暖纖維新品,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隨后,該纖維品牌先后與上海第十七棉紡織總廠、上海東紡科技進出口公司、上海三槍(集團)公司、上海幸福紡織印染公司等企業進行相關產品開發,以市場化方式把紡織產業鏈連接起來,形成以葆萊絨為核心的新專利集群,從而推動上海紡織產業的提升。又如,在認識到代工的局限性以后,深圳電子信息行業的民營企業開始持續自主創新。華為、中興通訊等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主流標準的制定,在國際市場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華為在全球123個行業標準組織中擔任148個領導職位,中興通訊已加入了70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獲得NGN、光傳輸、信息安全、網關及3G終端等領域的國際標準起草權席位。這些技術創新直接服務于企業,同時又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使技術創新成果影響到周邊的中小企業,深圳信息產業集群的全球競爭力也由此得到提升。
由此可見,在塊狀經濟轉型升級的浪潮中,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導龍頭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力度的同時,還應加快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組織實施產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努力形成龍頭+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創新發展模式,以點帶面,提升集聚區域的整體創新能力。
五、政府優惠政策安排,助推高端產業聚集
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政府設立產業功能區,并采取制度性安排予以強力推動,是部分高端產業園區形成集聚效應的主要動力。這種制度安排涉及的政策是系列性的、系統集成化的,政府對這些產業功能區塊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項目的支持領域、布局規劃安排、資金的支持方式、財政政策的傾斜、海關優惠政策及人才的激勵政策等,發揮了較強的支持引導作用。
例如,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就是政府組織型產業集聚的一個成功范例。作為中國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項目,多年來園區開發建設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30%左右,利用外資連續多年名列中國開發區第一,2013年在全國90家國家級開發區評價中位列第二,也是我國吸引國外投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搞得最好的開發區之一。依托這一優勢,蘇州工業園區諸如電子信息、機械制造、光電、納米技術等產業也得到快速集聚式發展。此外,無錫物聯網產業的集聚發展也具有典型意義。當物聯網技術在國內剛剛興起之時,無錫市政府果斷引進中科院等相關科研力量,充分運用“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的政策支持,迅速實現了物聯網產業從無到有的集聚過程。當前,無錫物聯網企業已經增至608家,包括傳感制造、共性平臺、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等各門類的物聯網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區域配套能力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突破10萬人。初步估計,2012年無錫物聯網企業總營業收入突破600億元,物聯網及相關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
實踐表明,雖然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是由市場決定的,但政府在推進塊狀經濟的轉型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包括為塊狀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通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解決塊狀經濟發展中的各類難題等??偠灾淠康木褪峭ㄟ^提供優惠政策及公共服務,為提升塊狀經濟的整體競爭力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參考文獻]
[1] 魏后凱,等.中國產業集聚與集群發展戰略[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2] 李佼紅.浙江區域塊狀經濟發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
[3] 牟群月,朱蓉.加快溫臺區域塊狀經濟向產業集群轉型研究[J].特區經濟,2012(2):61-63.
[4] 王群飛.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提升的路徑[J].中國國情國力,2012(5):59-60.
[5] 朱李鳴,陳文杰.依托區域塊狀經濟培育特色總部經濟——對永康實踐探索的思考[J].浙江經濟,2009(3):49-50.
[6] 劉軍.加快推進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研究——基于寧波的個案分析[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09(11):11-15.
[7] 岳芳敏.廣東專業鎮轉型升級:機制與路徑[J].學術研究,2012(2):81-87.
[8] 劉春香.寧波特色塊狀經濟轉型升級對策研究[R].寧波市工業經濟研究課題,2012.
Typical Chinese Domestic Regions'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ssive Economy and Its Enlightenment
Song Binglin1,2
(1.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stitute of Department Economic Research,Shanghai 200235,China;
2. Ningbo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Ningbo 315000,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organization form in suppor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 are several quality and structural problems in domestic massive economy. It is an inevitable wa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massive economic to modernize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achieve leading industries climbing to the high-end of the value chain. In this process,domestic typical regions have provided usefu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other regions through different initiatives,such as developing featured economy mode of headquarters,grafting foreign investment on specified targets,upgrading professional markets,encouraging backbone enterprises to lead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ing favorable government policies.
Key words: massive economic;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experience;enlightenment
(責任編輯:張改蘭)